“吳總管,烤羊腿照常做,多撒些料。”柴昭說道。
“是,公子您放心,別的不敢保證,這個,一定給您做好了,絕對是鮮嫩可口,外酥裡嫩。”吳總管拍著胸脯說道。
今天他可是跟著柴昭學了好幾道菜呢,以後府上的飯食,可就不能像以前那樣單調了。
現在是冬天,這些油炸的丸子什麼的能放的住,直接炸一大盆出來,到時候再下鍋熱一下,就能上桌了。
至於其它的菜,無非就是一個炒字。
做了這幾個菜之後,吳總管也總結出了最重要的門道。
至於這鍋灶,等到年後,就讓鐵匠重新給他專門打造一口鍋去。
柴昭的中午飯都是在廚房裡解決的,反正飯菜做好了之後,也是他先品嚐,嘗著嘗著,自己就飽了。
下午閒著沒事兒,柴昭自己捉摸著,對自家的廚房裡的東西也都大差不差的瞭解的差不多了,要不就寫一本菜譜吧,交給廚房的吳總管,以後想吃什麼,就讓吳總管給自己做就是了。
至少先多多少少滿足一下自己的口腹之慾,別弄得非要等到逢年過節的時候才能大肆的吃喝。
柴家不差這點兒飯錢,柴昭自己也不差這點兒飯錢。
柴家的家庭構造沒有別的大戶人家那麼複雜,又是長房,又是二房三房的,每個月還要按照身份地位發份例,吃喝都算在份例裡頭,柴家就簡簡單單的,主人家,一家四口,哪兒會在日常生活上管得這般嚴實。
說做就做,柴昭回了自己的房間,讓翠玲在旁邊兒幫著自己研墨,莊壽在一旁裁剪紙張,三個人就在暖和的屋子裡忙活開了。
也好在紙作坊送來不少新紙,不然的話,柴昭就算是想寫,也沒地兒寫去。
讓他在布帛上寫?還是在竹簡上寫?
一個下午,外面熱熱鬧鬧的,柴昭屋子裡就忙活自己的,各有各的忙。
到了傍晚的時候,府上要到門口燒“爆竹”了,柴昭這才停下了手上的筆。
來到府邸門口,柴昭發現大哥柴紹也在。
看著管家將一些幹竹子放在了火堆裡,燒了一會兒之後,竹子就發出了爆響聲,不僅僅是柴家再燒,別的家也在燒,聲音稀稀落落的。
這爆杆燒的,一點兒年味兒都沒有。
柴昭回了自己的院子,開啟了系統。
這才一天的功夫,怎麼就多出八百多點兒的建設點?
仔細翻了翻賬單,柴昭才發現,原來是今天讓廚房的吳管事做菜,結果就稀稀落落的長了不少建設點,下午寫了一下午的菜譜,直接給增加了五百點的建設點。
仔細想了想,這還真得算進去。
至少推進了飲食文化,這也是實打實的建設啊。
好系統,這次不說你坑了。
看看能不能換點兒什麼應景的東西。
柴昭想要換鞭炮,但是卻不知道鞭炮的價錢是多少。
按道理來說,早就應該出現火藥了,但是卻從來沒見到有人用過。
火藥這東西,在中華大地上還真是源遠流長了,至少柴昭就在書中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