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時候,在陳長青的面前出現了兩幅字帖。
【提筆寫盡天下苦。】
兩幅字帖上面都寫著相同的一行字。
看到這兩行字,陳長青也是一愣。居然是這句話?
這句話陳長青不但看過,而且頗為熟悉。
因為諸葛養天從出生到五十歲開始都沒有展現出任何修煉的天賦的,隨後是因為閱書無數,同時也體會到了人間疾苦,才因此悟道。
在陳梓迎出生之前,陳長青最喜歡看的就是這位諸葛養天前輩的故事。
他覺得既然這位老前輩可以在五十歲的時候才悟道得到修煉的天賦,那自己應當也是可以。甚至把諸葛養天當做自己的偶像。他房間裡面也有一幅字帖,寫的就是這句話。當然了,那並不是真品。
就在陳長青微微吃驚之際,虛空之中就傳來了一個聲音。
“請分辨出這兩幅字帖哪一幅出自老夫之手。”
是諸葛養天的聲音。
不用戰鬥?
那敢情好。
就算陳梓迎無法分辨這字帖,至少也不會有什麼危險。
陳長青眯著眼睛,左右觀察著這兩幅字帖。
無論是書寫的手法,筆力,落款,以及印鑑……表面上看來都是一模一樣的。
陳長青盤腿坐下,摸著下巴。
對於書法,陳長青完全沒有研究。
但是對於諸葛養天這個人,他卻知道得不少。
【提筆寫盡天下苦】這句話,出至諸葛養天的書帖《眾生苦》。在寫這句話的時候,諸葛養天不過二十六歲。那時候是楊景國建國之初,內憂外患,諸葛養天立志以凡人之軀救眾生疾苦。
於是,他遊遍了楊景國各地,觀察世間疾苦,最終寫出了《眾生苦》獻給了當時楊景國的國君。《眾生苦》經過了層層審查,最終落到國君手上的時候諸葛養天已經三十四歲了。
國君對諸葛養天多加讚賞,召他入宮,讓他到翰林院入職。從那之後開始,諸葛養天做人做事變得圓潤了一些。
陳長青想到了這裡,再次看向了那兩幅字帖。
這一次,陳長青終於隱隱看出了兩幅字帖的不同之處。
……
南峰塔仙界裂縫。
第一層。
一個黑髮少年自信地站在兩幅字帖前面。
這個黑髮少年便是那個補完諸葛養天字帖的少年郎。
他叫宋經年,出生在楊景國國度一個世家。他自小就展現了過人的修煉天賦,今年十八歲已經達到了靈湖境的中期。但是相對於修煉,他卻更喜歡文學詩詞。諸葛養天一直以來就是他的偶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在他的人生之中,有超過一半的時間都在研究關於諸葛養天的詩詞文章。
這南峰塔是他每年都必來的地方,南峰賦的前半段十歲的時候就會背了。之後,他又花了幾年的時間,慢慢地把南峰賦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