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葛瑤還在床上熟睡著,張良已經來到院子裡忙活了。
雨已經停了,院子裡很泥濘,冬瓜和白菜上都沾滿了泥巴。張良在院子裡的菜地扒拉了許久,這才將冬瓜和白菜先裝了兩個籮筐。
今天鄉鎮剛好逢集,他打算去賣菜換些錢。有了後山湖水的奇效,根本不用擔心蔬菜的成熟期。
一根扁擔挑起兩個籮筐,張良便挑著出發了。
每到逢集的日子,村頭都會有一輛拉客的拖拉機送村民進鄉趕集,來回的車票錢便是兩塊錢。
開拖拉機的名叫狗剩,因為沒有知識學歷,身子骨又幹不了莊稼活,便做起了拉客的活兒。其實這拉客也挺賺錢的,一個人來回便是兩塊錢,這一趟下來得有十多個人,進一次鄉賺的錢也不少了。
“喲,張良你也進鄉趕集賣菜啊?”狗剩很是熱情的打著招呼。
張良點了點頭,便上車了。一個人就得交兩塊錢的車錢,這對於一個月只有二百多塊的張良來說,這可不便宜。
這狗剩打著赤膊,穿了個破破爛爛的衣服。這輛拖拉機是他從縣裡推回來的二手廢車,搗鼓了之後,居然能跑動。不過也花了不少心思,除了平常載人之外,沒事也在鄉里幫人裝點東西,可單獨運,怎麼也得好幾十塊錢。
交上了車票錢,狗剩就發動拖拉機出發了。車上一共坐著十一個人,大部分都是進鄉趕集賣菜的,也有一兩個是進鄉瞎逛遊玩的。
天還灰濛濛的,這會兒也就剛六點鐘。坐車的人都倚靠著打著盹睡著了,張良那疲倦的眼皮也聳拉著打轉。
進鄉的路並不平坦,一大半都是坑窪不平的泥巴路,再加上這些天下雨,好幾次都差點陷進了泥坑之中。坐車的最擔心的就是半路熄火了,像這種道路沒人願意出資去修,只能勉強的湊合了。
顛顛簸簸的坐了兩個多小時的拖拉機,終於到鄉鎮上了。
在集市上走了幾腳,就是買菜的攤子了,一個禿頭的胖子拿了個扇子撲扇著,脖子上挎著個黑漆漆的皮包。
“買點菜不?”他招呼了一聲。
張良心中一動,停了下了腳步:“大哥,你這裡收白菜和冬瓜不?”
“白菜、冬瓜?拿出來我看看品相咋樣!”禿頭胖子聳拉著眼皮招呼著。
張良把扁擔落下,兩個籮筐放在了地上。禿頭胖子兩眼一瞧,這成『色』品相還真不錯,『摸』起來也沒什麼『毛』病。
“大哥你看看值什麼價格?”
“白菜八『毛』,冬瓜一塊!你有多少,我要多少!”他這麼一說,張良倒是愣住了。
這麼貴?那麼自己院子裡的那些冬瓜和白菜,其實不是有一百多塊錢?
這禿頭胖子看見張良琢磨起來了,心裡也有了小九九。他賣菜多年,行情自然知道得一清二楚,在這裡賣不了什麼價格,但是有時候,白菜跟冬瓜到城裡的價格,絕對翻倍不止。
而經常有菜販子來這邊收菜,都是以低價格收購蔬菜。對於農村人來說,以收購的低價對他們來說足夠多了。
“不過,這菜得多,要是少了,我可不買。”禿頭胖子又加了句。
“這你放心,我地裡還有五十斤冬瓜,七八十斤白菜,還可以更多。”張良沒那麼多心眼,就如實說了。
沒想到這人還挺厲害的。
這種品相的蔬菜絕對屬於上乘,弄到城裡頭價格還能再翻上幾番。想了想,這價格似乎有些低了,估計不肯賣的。於是禿頭胖子說道:“哦?你地裡還有這種品相的蔬菜?如果真有這麼多,那冬瓜一塊五,白菜一塊錢一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