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遇安,郭遇安。
不求飛黃騰達,只求這世間所遇,皆為吾兒能安處。
郭遇安的母親是一家教書先生的女兒,幼時跟著郭遇安的外祖父讀詩書,出落成娉婷嫋嫋的一枝花。
歲大旱,人相食。
而那時,昧著良心發災難錢的商人郭父剛好跑到了他母親的故鄉,也不是救美人的英雄,而是大腹便便在青樓裡怎麼都看著姑娘不滿意的奸商嫖客。
青樓媽媽最愛這種沒什麼見識又財大氣粗的客人,照例諂笑安排了兩個姿色一般的女兒。
卻不想郭父早聽聞南方女兒嬌媚,看著送來的各個不滿意,極其挑剔。
媽媽無法,又委實不願意讓著託肥汪汪的金錠給滾走,便說後院還有幾個沒調教好的新人,但是勝在乾淨清爽。
郭父本來都準備換一家,聽見乾淨的新人這才勉強答應,跟著媽媽扭去了後院。
確實是花骨朵兒一般的小姑娘,排成了一溜,神色怯怯身上還帶著不少傷。
郭父來了興致,撿了一個姿色不錯的只說就她了還說要給她贖身,媽媽自然眉開眼笑。
可那姑娘抖了一下,畢竟不如調教過的姑娘懂事,看著郭父豬頭一般的臉忽而哭了起來。
這一哭登時敗了郭父的興致,丟下一句不識抬舉託著肚子便轉身。
“贖我!”
忽然有個面瘦肌黃的小姑娘站了出來,姿色比不上剛才郭父指定的那個,只是目光堅定萬分,黑瞳清亮。
看到郭父轉身,又喊了一聲:“贖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郭父有些挑剔地打量了上下,乾癟寡淡,便問她:“我憑什麼要贖你?”
小姑娘約莫十五歲,看著那張油光滿面的臉也沒有其他表情,只說:“我讀過書,會女紅,懂倫理綱常。”
媽媽把不準郭父怎麼想的,於是上前就擰住了小姑娘的耳朵,嘴裡還罵著。
小姑娘還是看著郭父:“求你救我。”
“這是爹做的最賺的一筆生意,五兩銀子啊,五兩銀子就換了一個乾淨能幹的媳婦兒!”
後來郭父多次喝醉了拉著小兒子郭遇安唸叨,什麼賺了,什麼沒想到小姑娘張開了居然那麼好看,什麼還會生兒子!
五兩銀子!多賺啊!五兩銀子買了個比他小了一輪的媳婦兒!
說到這裡郭遇安神色懷念道:“我曾經是一度以為,我爹和我娘之間是誰也看不起誰的。”
可不是麼,一個是誤入風塵的讀書女子看不起面容憎惡的商賈,一個是算不上家財萬貫卻也富庶的商人看不起煙花女子。
何況每次醉後和兒子談起自己的妻子,都要提出她當年的煙花身份。
兩個人都是泥裡打滾的人,偏偏都有那麼一點出眾,緊緊捏著自己的一點好處來低看別人。
郭遇安的名字是他娘起的,郭父不識幾個字,聽到遇安這個字卻直誇她會起名字,可不愧是讀過書的人啊!
而他娘只是抱著小遇安不說話。
那些舊事,郭遇安不知道聽醉了酒的爹爹顛來倒去,當著笑話講了多少次。
“後來,有一天我爹的義弟來投奔我家了。”
那個義弟郭遇安記得清晰,尤其是那人左邊眼角的肉瘤,讓他永生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