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諸葛亮主持的荊州,對外面對益州內部不和的軍馬,還是比較容易的。
對內,樂就將軍雖然能力是差一些,但是威望夠高,壓陣荊州內部,那也是一點問題也沒有。
這些時日,與諸葛亮也開始日益混熟的樂就,此刻正是與“孔明老弟”,論著北面的事。
...
“孔明老弟,自那劉備一退兵,那益州是再也不敢出兵來了。只是吾等在這荊州閒著無事,卻不想殿下又成了個豐功偉業。”
樂就這是一個羨慕啊!
遠征白狼山,那是何等的氣概!
史書上,必定是大書特書,濃墨重彩的一筆!
結果這等雄偉之事,與自己卻特孃的是一點關係都沒有,可不叫人心嘆!
如今這閒來無事,也總與諸葛亮感嘆此事。
諸葛亮倒是很理解這樂就心思,只是那孔明老弟的稱呼,實在叫其有些受不住。
不過這反覆說的幾回,那樂就卻依舊是我行我素,諸葛亮也只得由著其這稱呼了。
卻見其笑道:“殿下在烏桓為民族大業所戰,吾等看似清閒,怕也是閒不住的。”
“見那烏桓元氣大損,只怕那蠻王,已經來尋過了樂將軍吧!”
諸葛亮早是知道了樂就與那蠻女的干係,也知道袁耀打的是何主意。
然這麼直言不諱,卻叫樂就直有些汗顏,頗有些尷尬,卻還是老實應道:“也是殿下對烏桓人的手段太是強硬,這蠻王只覺殿下是不是變的心思,這才來打探。”
“不過被吾三言兩語就是穩住了心神,孔明老弟勿要多慮。”
聽這樂就給那蠻人說的好話,諸葛亮也是心中暗道:“看來這對蠻人處理還真是得抓緊的些,莫不然這蠻人心思一動,南面的戰局也要有些波動。”
說是說有些波動,其實這丁點蠻人,主要還是為了民族融合的願景,對戰局的影響,不過是大海里的一朵浪花。
當然了,這蠻人能全力支援仲家,自然也省去了諸葛亮很多麻煩,只是說單論兵力,諸葛亮有的是辦法對付罷了。
“既然是當的老弟,怎麼也該為兄長著想一番!”
諸葛亮心中定計,忽的開口問道:“樂將軍與那蠻女,如今倒是如何了?”
那樂就到底與諸葛亮年歲相差不少,被個小弟說起私事,多少有些彆扭。
不過與這諸葛亮待的時日久了,樂就也曉得這年輕人實在不簡單,更不會無故叫自己彆扭。
當即就是嘆息道:“還是那般模樣,兩情相悅,卻受困世俗,難在一起。”
...
不知為何,從樂就嘴裡說出什麼“兩情相悅”的詞句,總是叫人有些感覺奇怪的很。
繞是諸葛亮,也是忍住了心中稍許不適,才是笑著道:“哪有這般難,不過是要將軍多受些苦罷了!”
樂就一聽,這可是希望來了啊!
這諸葛亮話裡意思,可不就是有了主意嘛!
受分離之痛,樂就那是一把抓住諸葛亮道:“還請孔明老弟教教吾,到底該如何為之才好!”
“就算是當真受些苦來,與此痛相比,又能算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