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的建設效率是出奇的高。
等袁耀歸洛陽的時候,這洛陽已經大變模樣了。
不僅是皇宮已經基本修繕完畢,就是城中的居民也多不少。
這些百姓,倒是多是自己遷來的洛陽。
多數本就在洛陽附近,因為戰亂出去避禍,如今眼看天下基本安定,自是會歸了家鄉。
這中華名族,歷來講究的都是落葉歸根,若不是實在沒有辦法,誰願意背井離鄉呢?
而雖然袁耀沒有功夫參與重建洛陽的大事件之中,但自然不會有人忘記他。
太子的宮殿,那也是第一批建設完成的。
太子妃呂玲綺等人,也是早早搬入了宮中。
倒不是貪圖什麼富貴,只是作為地位的象徵,必然是要早早入宮的。
只是也並不是每一個與袁耀有關係的女人都能入宮,昔日宮廷的主人,舊日王朝的妃子董貴妃,此刻就只能看著那呂玲綺等人,堂堂正正多入宮,自卻只能待在洛陽城內的一座不起眼的府邸。
好在…面前男人叫其那稍許不平靜的心,還是安定了下來。
…
袁耀來洛陽絕對不是為了來看董妃的。
其來洛陽只是來與其父皇袁術覆命來的。
畢竟袁耀現在聲望再高,那也不過只是太子罷了,該與父皇覆命的,那還得來複命。
只是當其曉得董妃近況的時候,實在也不得不來了此地,與其相見。
尤其是董妃懷裡,還抱著一個娃娃的時候。
…
“自己與這董妃,也沒幾回負距離接觸,卻也叫這董妃是真真懷上了,看來也是個天意叫董氏不絕了。
這袁耀如今也不學好了。
分明就是自己搞出來的孽債,卻推到什麼天意上,倒是與自己那老爹越是相象。
只是雖不可被承認,好歹也是留的自己血脈,袁耀自有親近之感,一手接過這“私生子”,一邊又問道:“可是給其起了名?”
那董妃見袁耀正是逗弄的孩子,本是一副安心神情,忽聽袁耀所問,面色即刻忽然緊張的不少。
當初雖是說定,若有一子,即為董氏子嗣,延續董家血脈,然這真有了,也怕袁耀反悔不是。
說起來,這董妃對袁耀的愛,自然不可能比起袁耀那幾個夫人。
與其說是對袁耀的感情,不如說是對延續家族的執念。
雖然不想承認,但也不得不承認,袁耀在這董妃面前,更多是個工具人的角色。
而可以想象的是,未來要是哪個不開眼的對董妃這孩子動手,絕對是要把董妃當作死仇給對付的。
只當下,董妃還是頗有些忐忑的應道:“起名為繼。”
說著又覺有些不完整,再補充了一句道:“是為董繼。”
袁耀聽得心裡是不得不佩服這董妃起名字的水平。
其父名喚董承,卻給自己兒子起名董繼。這繼承繼承的,旁人聽得,哪裡能覺是祖孫,還以為是兄弟了。
不過袁耀也知道,這董妃為何要起的這名字,直是點了點頭道:“好名字,只盼其當真能擔的起這名號來。”
那董妃聽得這話,心下才算當真鬆了口氣,才與袁耀又說起道:“前頭聽聞殿下去北征烏桓,妾身當真心頭緊張的很,那荒北之地,何其難受,公子又何必親自去的。”
這是在討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