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頭的情況雖然劉勳不知道如何,但就其想來,必定是一片混亂。
只怕當下,就這公爵府外,是亂成一團了!
劉勳明白,就算是這些世家人當真不上自己,但只要自己在呂布這,那也怕自己扛不住說出所有實情來。
到那時候,雖說世家人底子厚,想必也夠其折騰的了。
所以自己在這公爵府內,最是不安的就是那些世家人,如今必然是想盡一切辦法,要把自己給搶出來!
事實也的確如是劉勳所想。
公爵府外的世家人,在冷卻了十日之後,又重新圍聚了起來。
而這一次,那是空前的人數眾多,顯然,這些世家人是有的底氣來了。
只是...
這其中,似乎就唯獨缺了陸家人。
在場的眾多世家,很快就發現了此事,當先就有人問起那何昌道:“昌公,那紆公怎麼還不至,已是快過了時辰,莫非是臨陣脫逃了不成?”
何昌作為領頭的世家,自然是不希望那同樣是廬江大世家的陸家缺席的。
只是這會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哪能半途而廢,更不會因為陸紆的缺席,而動搖了其他人的信心。
卻聽那何昌低聲道:“既然那紆公不來,便是不來罷了,反正吾等已得了陛下回復,還在乎紆公來不來的事情。”
那人聽得心裡當下安定了幾分,也當真不在意那陸紆的事情了。
原來這些世家人今日大張旗鼓,卻是因為拿了袁術的“尚方寶劍”。
廬江世家聯名去許昌報信,袁術哪敢忽視。
這老袁家當年就是最大的門閥世家,對於世家人的厲害,袁術自然是清楚。
何況袁術本來就對那呂布沒多大好感,聽得其一去廬江就搞出這麼多的事情,心裡哪能痛快。
當下甚至要下詔書,叫那呂布直接放了那劉勳。
也叫是被司徒王朗所阻,才只是回了個信件。
這王朗前兩年親自參與逼迫劉協退位,如今早就忘了當年吳城下的事情,這會位列三公,那屁股不要擺的太正。
一心一意為的袁陳王朝,只是與袁術勸說道:“陛下,既然太子殿下叫呂布入駐廬江,自該早料此事。如今卻無所動作,陛下若是輕易下詔,怕是要壞了殿下事來。”
“何況那廬江之情究竟如何,吾亦有所耳聞,若是真能平了世家之亂,豈不正好?”
“若是不能,屆時把事都歸在那呂布身上,也不算壞事。”
這一通話,直就把袁術給說服了。
老實說廬江的事情袁術能不曉得麼?
那是比袁耀知道的還早!
只是在袁術眼裡,世家人在自己的當地權勢滔天,似乎也很符合社會邏輯。
畢竟當年老袁家在汝南,也是這般的地位。
袁術到底還是目光短了一些,或者說,沒有適應自己是為帝王的眼光角度。
要是袁陳王朝裡真再出現一個當初袁氏一般的世家,明顯對王朝的統治並不是什麼好事。
只是袁術當年自己就是這麼來的,才當了兩年皇帝,哪能如此快的看到其危害,自也沒怎麼放在心上。
而今聽得王朗之言,才是點頭應道:“王司徒說的不錯,吾就不下詔書,只回個信來安撫便是。”
於是...這廬江的世家們,收到的不是袁術的詔書,只是一個回信罷了。
不過雖是回信,世家人也若是被打了雞血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