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甫啊!還是你深明大義,必起汝那兄長,可當真不知強的多少!”
鄴城,袁耀一改當日的態度,這會對著袁尚,那叫一個熱情。
打心底來說,袁尚一點都不喜歡這袁耀。
不說父親就在這傢伙手中死的,就說前幾日他如此無視自己,叫人想起就是火大。
然不喜歸是不喜,總比自己性命重要。
只要自己低頭,袁耀該不能對自己動手。
這會聽得其吹捧,自也謙虛應道:“昭道大才,堂弟不及,今日帶軍來降,祈堂兄收留。”
姿態放的很低,也叫袁耀很滿意。
袁紹這一脈,還是不好趕盡殺絕的。
不管是三兄弟中的哪一個,乃至是他那侄兒,袁耀都得留一個下來,繼承那袁紹的爵位。尤其這事情,對收取河北還有是大用處的。
何況閒散王嘛,只要控制的好,不給他軍權,還怕他不成?
這滿意之下,自然對袁尚臉色不錯,耐心好言道:“顯甫勿要多思,今日汝立下大功,自是要賞。既然汝那兄長不在乎伯父爵位,那伯父之爵,自當由顯甫所繼。”
袁尚聽袁耀承諾,心頭也算吃下了一顆定心丸。
他最怕的,就是袁譚還活著,袁耀還不願把父親那爵位給自己。
這下總算放下心,當即拜道:“多謝殿下。”
袁耀聽得點了點頭,看著袁尚一臉疲憊,好言道:“顯甫今日也是辛苦,且去休息一番,待是明日,吾還有事交待。”
袁尚心裡大概是知道袁耀要交待什麼的。
恐怕是要叫自己說服幽州袁熙與青州高幹,好兵不血刃,拿下幽青二州。
這也是自己為何能繼承爵位的真正理由,袁尚心裡清楚的很。
不過以如今袁耀那兵勢,打退了袁譚之後,袁熙與高幹,怕也對其難產生威脅。
最麻煩的,還是在父親之死一事上,怕要多費些口舌。
如何勸服二人,還得讓自己好好思量思量...
袁尚倒是屁股擺正的相當迅速,直接就想起如何說服自己那還有的兄弟來了。
可惜,要是袁紹知道自己用性命換來的結局就是這般,會不會氣的當場又活過來。
...
送別了袁尚,袁耀又等來了逄紀。
作為袁尚的幕僚,此次裡應外合,大破袁譚的發起者,袁耀自然也勸勉了兩句。
至於未來能不能受的重用嘛,這逄紀自然還是有些用處的。只不過,註定是比不過許攸了。
逄紀自也知曉,能保持家族在冀州的力量,已經算是最好的結局了。
總比郭圖,田豐之流,要好的很多。
袁耀與逄紀相互誇的兩句,表明了態度,也放走了他。
畢竟這排隊等著袁耀勸降的人,還有不少,而且是一個比上一個難。
…
張合!張儁乂!
三國志是怎麼寫的:“合識變數,善處營陳,料戰勢地形,無不如計,自諸葛亮皆憚之!”
要說張合為何名氣響,也是因為諸葛亮的忌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