鄴城。
此刻這城雖然還姓袁,然此袁非是彼袁。
對城中的老百姓來說,這袁紹與袁術,袁尚與袁耀,感覺都是一家人,哪用非的如此清晰。
可對其他的那些世家來說,那差別可就大了去了。
大殿內,留在鄴城的文臣們看著大殿前的少年,各自心中暗驚。
尤其若是沮授這般,初次見得袁耀的,更是心驚不已。
不過奇怪的是,那袁耀到的鄴城,只是在大殿宣見了一班袁紹舊臣,亦不勸降,只是宣告了仲家得受大漢天子劉協禪讓,實乃正統合法的新興王朝。
而至於袁紹稱王,舊時就未得大漢承認,那大陳王朝自然也不會認。
未得天子詔而稱王,更是叛亂之舉!
是以此次北伐,乃是平叛!
念在殿下諸臣,本就受那袁本初所矇蔽,故此不做叛亂論處。
只叫各自好自為之,這幾日回家都好好思量思量,是不是還要跟著那叛臣袁紹一起遺臭萬年!
言完此事,就放的諸臣各自回家,統一隻做了禁足處理,就不管不問了!
整個鄴城,除了軍事被袁耀接手,整個政務,因為諸臣都被罷免似的禁足,險些就陷入了癱瘓之中。
不過袁耀卻一點都不在乎。
袁本初還活著,那些老臣定然不會輕易降的。
與其這樣多費口舌,不如就讓這些老傢伙自己看清形勢。
若是當真看不清,那就統統埋了,換的自己人來。
已經拿下了天下大半個江山的大陳王朝,如今這內中的人才,可是多的很!
而眼下,卻還得先解決了對袁紹的處理來!
...
說一千,道一萬,這袁紹到底是自己老爹的兄弟,也就是袁耀的伯父。
你要讓袁耀把袁紹殺了,那是絕對不行的。
袁耀當然是想殺,但在是這年頭,擔負一個弒親者的名號,絕對不是明君的表率。
更何況雖然拿了鄴城,但這鄴城的局勢實在不穩!
若是殺了袁紹,那訊息傳出去可大發了!
幷州的袁譚袁尚,幽州的袁熙,青州的高幹,定然都會發瘋似的來攻鄴城,為父叔父)報仇。
那殺紅眼的復仇之力,當年袁耀可是用此來激勵過黃蓋的。
對復仇之力的強大,是深有體會!
雖說袁譚等人是不好與黃蓋相比的,可當初黃蓋好歹只是為孫堅報仇,而放在袁家那些子嗣身上,可是為父報仇!
完全就是兩個級別,兩個概念的事情!
絕對不是輕易好打的!
可若是能叫那袁紹投降,那整個局勢都好辦多了。
你說你老爹都投了你投不投?
再打下去你拿什麼身份打?
所以這袁紹,前頭袁耀還盼著其快點嗝屁了,這會卻心心念念這袁紹可千萬別死在鄴城了。
可見到袁紹的時候,袁耀才發現,自己這伯父的情況可實在不算太好。
...
“咳咳...想不到,汝可當真有魄力。”
“這大冬天的連破白馬,一路北上...咳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