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啊!這些年頭,可叫吾思念啊!”
見得諸葛亮,袁耀當下就很是激動,熱切相迎,若是老友多日未見。
不待其開口,又是直接相邀道:“如今吾父登上天子大位之後,也時時刻刻相著孔明啊!就說你那連弩,也是日夜為其所思。”
“此回可萬不能再推脫,還是來助吾一臂之力吧!”
諸葛亮聽得卻還是搖頭不應,直笑道:“這蠻人一事還未成,吾此時便回,殿下也是捨得?”
袁耀聽得自己被點破,卻一點也不尷尬。
直是一臉正經模樣,高呼道:“似是孔明兄弟這般的大才之人,哪能捨得就用在蠻人身上,要是此刻便回,即有高位等著孔明兄弟,也盼孔明能為天下百姓造福。”
諸葛亮為人自然不喜歡胡扯來的,當初之所以不入袁家,一來畢竟年歲好輕,來的怕也不受重用。
二來嘛,這多少也有點性格上的問題。
諸葛亮為人沉穩,少年老成,自然與袁耀這歡脫的傢伙會有些合不來。
尤其是畢竟還有少年心思,這點合不來只會放大。
而到今日,經過幾年的沉澱,發現袁耀的歡脫倒是也不叫人厭惡,反倒是有一種赤子之心的感覺。
心中感官有變,諸葛亮卻還按著計劃說起了正事。
“前日裡,吾已帶的蠻王沙摩柯殺敗了江東山越,如今正是按的那蠻王號令,來此向殿下討個賞。”
袁耀自然是曉得蠻人去伐越人的事情,對此倒是有些不以為意,直問道:“可是那蠻人又缺糧缺財了?”
諸葛亮點頭應道:“殿下也知,那蠻人土地貧瘠,更不知耕種植法。每到的入秋之時,都要求的糧草,以做過冬之用。”
“不過...此回倒是不求的這些。”
袁耀對諸葛亮還是充滿耐心的,也是配合問道:“那此回那些蠻人又要什麼?”
卻見那諸葛亮是一字一句道:“只要的些諸葛連弩!”
袁耀聽得當即就要不應。
“這種大殺器哪裡能給?就是倒賣軍火,那也得看倒賣的是什麼啊!”
只是這話由著諸葛亮說來,卻也不著急反對,只說道:“可能問問,孔明為何會答應那蠻王的要求來?”
卻聽那諸葛亮應道:“今袁公代漢而立,州內皆服,百姓歸心。”
“然對外到底還有諸多軍閥,雖今未動,卻總有破陳之心。”
袁耀聽得點的點頭。
這事情他當然是曉得,自從父親稱帝之後,自然就給自己背上了一個大靶子。
如今雖然說外頭壓力不大,也沒哪個當出頭鳥來攻伐大陳的,然終究是外敵未平。
只是這與蠻人又有什麼關係?
袁耀心中疑慮,卻也問話,只示意那諸葛亮說下去。
卻聽那諸葛亮再說道:“若是公子欲要叫蠻人歸的漢人,先不說蠻人願意不願意,也要看吾漢人百姓,世家,對那蠻人的態度。”
“若是直把那蠻人當的異族,怕只不成。”
袁耀這下可有反應了,那是連連點頭,稱讚諸葛亮說的是。
當初那樂就將軍有了第二春,卻遮遮掩掩,不能叫外人知道,還不是因為對面是個蠻女的身份,不被天下所容麼!
也叫是袁耀是個穿越黨,對這些事情看得比古人開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