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人注意到了種輯的情況。
或者說,是注意到了也沒人有心思管上這種輯來。
見袁術已受的玉璽,壇下群臣紛紛跪而聽冊。
曰:“諮爾袁公!昔者唐堯禪位於虞舜,舜亦以命禹,天命不於常,惟歸有德。”
“今漢道陵遲,世失其序,降及朕躬,大亂滋昏,群兇恣逆,宇內顛覆。賴袁公神武,拯茲難於四方,惟清區夏,以保綏我宗廟。”
“豈予一人獲乂,俾九服實受其賜!”
袁耀在下頭站在最前頭,這會聽得,也是心神激動不已。
悄悄拿眼向上看去,卻見老爹這會似乎倒是極為淡定的模樣,站立在那壇上,目光平穩,直視下頭諸臣。
這關鍵時刻,那還是老子穩當啊!
袁耀心裡開的小差,那詔冊卻還在繼續。
卻聽得道:“今王欽承前緒,光於乃德,恢文武之大業,昭爾考之弘烈。皇靈降瑞,人神告徵,誕惟亮採,師錫朕命。”
“全曰爾度克協於虞舜,用率我唐典,敬遜爾位。”
“於戲!天之歷數在爾躬,君其袛順大禮,饗萬國以肅承天命!”
讀冊已畢,袁術即受八拜大禮,一步一步,緩緩登了帝位。
下頭大小官僚朝於壇下,紛紛迎立新帝袁術。
袁術即改建安五年為天仲元年。
改國號...陳!
這國號,年號自然也很有講究。
袁耀那老爹一向認為自己袁姓乃是出於舜帝之後,堯舜禹,舜在第二,仲者又是第二的意思,是以改年號為天仲。
至於國號大陳,也是因為這緣由。
陳國,自春秋起即媯姓諸侯國,乃帝舜後裔,為三恪和春秋十二諸侯之一。
建都於宛丘,如今就在豫州陳國之境,就在老袁家老家汝南郡的隔壁。
從地理上來說,那也是合適的很!
袁姓又出自於陳,陳出於舜,自然要立國號為大陳。
也算繼承祖宗血脈,屬出帝王世家。
說起來,這年號還挺霸氣,以後要以年號相稱,咱這老爹可是“天仲帝”!
恩…天下最二的皇帝…
而袁耀,如今也再也不是什麼袁家公子,而是大陳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