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聽得那文士之言,當即就是回身行禮道:“元直先生說的不錯,天子年紀尚輕,安能辨明忠奸之士?”
“只是受曹袁二賊逼迫,到的今日局面,實在叫人惋惜。”
說著也是嘆氣道:“哎!也不知陛下可能康復?”
那文士聽得卻斬釘截鐵的搖頭道:“依庶所見,天子怕是好不了了。”
原來那文士正是徐庶!
只是要說徐庶分明避難與避難,怎麼又會來與皇叔相見,又是說來話長了。
卻說那袁耀當初攻下荊州,本來怎麼也該唸叨起徐庶這大牛來。
結果因為先遇龐統,後遇諸葛亮,倒是一下把那徐庶給忘了。
這徐庶本來就是個犯事的人,為人報仇之後,才會到荊州來避難。
可說是個在逃的犯人!
要是袁耀去求賢,那徐庶怎麼說也該入的袁家了。
偏偏袁耀把其給忘了,那徐庶自持身份不好,怕不受袁家所見,索性就離了荊州,另尋明主去了。
此刻又聞劉備皇叔身份得天子所認,這徐庶以劉備是漢室皇親,而且信義著於四海,才是前往投奔。
可惜劉備也是連年戰亂,徐庶直未有機會能與劉備相見。
直到聽聞劉備逃至漢中,徐庶這才追隨而去,兩人才得以相見。
而劉備見得徐庶後,自然也是非常器重他,時時刻刻,皆以先生相稱。
此刻,聽得徐庶這斬釘截鐵的話,關羽卻有些不以為然。
直言道:“聽聞那神醫華佗,正在袁術賬下,有其為陛下醫治,元直卻能確定是必然看不好那天子?”
徐庶本才來的不久,劉備雖然對其甚是看中,可關羽就非這樣了。
話語裡,那質問的含義多少還有一些。
只是徐庶聽得卻不以為意,只是笑著應道:“這天子病情,能不能看的好,卻非是看那華佗或是其他醫師本事,而是全在依著那袁家父子意思啊!”
張飛聽得急了,直說道:“這與那袁家父子又有何干系?軍師還是莫打啞迷,直明白說來才好。”
劉備也是一臉不明,光說對袁公路的瞭解,這劉備還是差的袁紹一些。
徐庶環顧三人,才是胸有成竹的說道:“今日與那袁術而言,天子已得群臣所證,乃是痴顛了。”
“即是如此,其安能讓醫師治好了這天子?”
“一旦那天子病好,再如是在曹孟德處一般反覆折騰,那袁公路能忍的?”
“要知那袁公路可不比曹操多有耐心!”
“其子袁耀深曉其父秉性,又哪裡會冒的這險來呢?”
袁耀!
要是如今這劉備,比起袁術,那是更聽不得袁耀的名字。
就說這幾年的歲月之艱難,雖說是呂布,袁術,曹操之為,乃至是拜天子所賜的洛陽之難,似乎皆與袁耀關係不大。
但劉備心裡清楚,這一切,還都得從當場袁耀入徐州說起。
想想原本與自己關係密切的糜竺,也是那袁耀出現才壞了關係。
不若依靠糜家財力,又哪用自己直是在他人下面蹉跎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