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妃帶的三尺白綾,心下的恐懼倒是沒有多少。
爹也死了,家族也要被株連,自己一個人,就是苟活在世界上,又有什麼意義?
死亡,對於自己來說,說不得也是一種解脫了。
董妃拖著那身未亡,心已死的身軀,帶著身邊十來個曹軍,正是一步步的往自己宮殿內而去。
只說是宮殿,這董妃實在也沒什麼歸屬感。
從洛陽到長安,從長安到許昌,從許昌到濮陽。這是沒有一點可以停歇的時刻。
自然也沒有半點歸屬感。
只是作為貴妃,董妃要死也想死在自己的宮殿之中,這或許也就是其最後的那點尊嚴了。
本來這董妃之死,必然是不可避免了。
在這高牆院內,邊上都是曹家將士,父親已死,丈夫更是被嚇得破了膽,哪裡還能有人來救?
然而偏偏有些時候就是不可能的事情會發生。
這整個濮陽之內,有心救出董妃的人是不少,但基本都沒哪個能力。
有能力的呢,那別說這類人基本就沒有,就是有,那也沒這心啊!
不過這濮陽城內,還當真有一人,是即有心,也有能力!
何人?
正是那覺著自己害死了董承的荀彧!
...
見得那董承人頭飛起,董妃也幾乎要死在曹操刀刃之下,荀彧當是那就只有一個念頭。
後悔!
“當初就不該把血詔一事,說起與丞相。”
“若是自己不說,哪裡會有今日?”
“而今董氏一族,慘死在眼前,可當真是與自己一點關係都沒有?”
只是後悔歸是後悔,面對這種局面,自己哪裡有法子刀下留人?
然卻不想,伏皇后的出現,卻給了自己那一點點彌補的機會。
很顯然,荀彧也是一個很執著也稍許有些固執的人。
若不然,他也不會從袁耀那裡得了血詔的訊息就必須要去董承那裡問個明白。
更不會知道血詔一事為真,就告知了曹操,也徹底破壞了與曹操的關係。
是以如今知道董妃有機會救出來,那荀彧就是拼的一切,那也要彌補心中的虧欠。
見得董妃與一幫軍士離去,荀彧也是默默的轉身而走。
他要去救人!
...
三尺白綾橫樑上,一身嬌軀立冷宮。
董妃已經坦然接受自己命運的安排了,不用邊上那些個軍士動手,其就自己動手,把那三尺白綾掛在了那房梁之上。
當然了,她也不用擔心那房梁夠不夠穩固。
就算當真是房梁支撐不住,邊上的軍士可不會閒著。
必定會幫著董妃完成“自縊”的過程。
纖纖玉手,把那白綾拋過房梁,打的一個死結,算是個自己開啟了鬼門關的大門。
董妃打的很仔細。
她是生怕自己打的不夠結實,最終還落了個被那些個兵卒給殺的結局。
丟不起這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