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射百丈之遠?
還能連綿不斷而射之?
這到底是什麼弓弩手?
李通想不明白,這到底是什麼手段能造就這般的弓營。
其實若是李通能再多堅持一會,就會發現那長弓營要啞火了。
袁耀既然是照搬了英格蘭長弓的構想,那他教給黃忠的這套東西自然也沿襲了英格蘭人的那套做法。
袁軍將士把特製的弓箭早早就插在各自身邊的土地上,取用之時,那是直接從邊上直接拔起就能開弓射之,大大縮短了頻率,才能造就這遮天蔽日的效果。
當然了,這做法的缺點也很明顯。
以這方法訓練出來的長弓營,雖能加快射擊頻率,大大加強了長弓威力。但會造成移動困難,箭支有限的情況。
一旦面前的箭支用完,這長弓兵是隻能向後撤去,沒有其他路再可走。
而此戰,黃忠在每位長弓兵的面前不過也就插了十支弓箭。
沒辦法,雖然老袁家是財大氣粗,但這長弓都要用的是特別製作的弓箭,一人十發弓箭,那千人就要萬支。
老袁家就是再經得起揮霍,那該節省的時候還得省著一些,可不能叫人隨意用了。
所以說李通若是能再撐過幾輪就能發現長弓的弊端,說不得就能一戰滅了黃忠而名聲大噪。
可惜那長弓給的壓力實在太大,李通心裡難以抵擋死亡的恐懼,卻也錯失了這次機會。
不過這也怨不得李通,誰第一次面對這初次見到的箭雨都會這般。
除非是換個當真是有膽識,有見解的將領來,才有可能識破這戰法。
而這李通,多少還差的一些。
而如今...這自認是有膽識的將軍曹仁,正是要來親自碰一碰這黃忠來。
...
潁陰之地不可丟!
或者說,是這潁川世家心中到底是向北還是向南,曹仁得去整的明白一些。
至於那黃忠,還真叫不是什麼重點。
曹仁出兵的時候,乃是剛接的李通訊件,說那一事的前因後果。又說半路就遇上了換駐的軍馬,覺得事有蹊蹺。
曹仁亦是覺得這事情有些不對勁,才是親自起大軍,決心親自去看的一番。
若是當真出了些問題,也好早做補救。
萬一這荀家雖然有些別捏,卻依舊心向丞相,今被袁家所奪,豈不是平白失了助力?
面對著潁川的大家族,連是曹仁,不禁也有些患得患失。
不過雖說不知情況,曹仁對自己的大軍還是極有信心的。
自覺就算是有埋伏,只要小心行軍,那魯肅也奈何不得自己。
不想才行的半路,又得李通來通報,說是黃忠已在潁陰邊上築起營寨,建起馬拒,似乎開始佔領了此地。
心道這黃忠當真是小瞧人,就以這三兩千人的兵馬就敢攔自己。
只覺得是被輕視了一番,心下是打定主意,定叫那黃忠好瞧了。
...
這曹仁大軍開拔,匯合了李通之時,那李通也已在又是試探了幾番黃忠。
只是每次都被那長弓擊退,對面又是工事已起,實在是奈何不得。
無奈之下,也只得等曹仁大軍至了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