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最終還是沒把荀彧怎麼樣。
當然這不是因為曹操念及舊情,只是一來顧忌荀家勢力,二來也不願暴露天子血詔一事。
雖然不知道這袁家父子為何得了詔書而不發,但這對曹操實在是一件好事。
這詔書要是真就發了,那對曹軍內部的影響是可想而知。
自己擁護的天子卻下的詔書請外臣來伐,對曹操的名聲會有多大打擊?
這天下悠悠之口還能頂住?
到時候只怕是內里人心浮動,外有強敵虎視眈眈。
內外交困,必敗無疑!
這也是曹操為何如此氣憤的緣由。
劉協這份詔書,可真當是要我曹操的性命,怕是日思夜想,就想要吾曹操敗給那袁術!
而荀彧曉得此訊息,竟然不替吾曹操思量,反去求論真假,欲意為何?
也難怪曹操如此動怒了。
而如今那劉協殺不得,那就把其身邊之人殺個乾淨,看其還敢思亂否!
…
這邊曹操是鐵了心要殺董承,那邊荀彧知不可攔卻反覆請柬,兩人關係降低到冰點。
直到後面,這荀彧也如是被軟禁一般,不得曹操號令,已不得主動求見。
又不能歸了濮陽,只能留在曹操身邊。
而兩人間這非常反常的關係,也叫曹軍將士都感受的清清楚楚。
更別提與荀彧關係密切的郭嘉來了。
…
“文若兄,這到底是出的何事,如今你與丞相有如此間隙,看來當真是著了袁耀道了!還是快快與吾說的實話,吾才好想的辦法來啊!”
荀彧雖然被曹操“軟禁”,但也只是不能去尋曹操罷了,並沒有被限制其餘人去尋他的自由。
如今郭嘉正是一臉認真模樣,想要為荀彧挽回頹勢。
然荀彧已害的董承,若再把此事說與郭嘉,只怕又要害了郭嘉。
屆時他知道事實,定要思量辦法。雖有可能扭轉局面,卻難免也在曹操面前丟了信任。
念及此處,荀彧也只是搖頭不應,不把實情說與郭嘉。
然荀彧不說,依照著如今曹操的舉動,郭嘉卻也能猜的一些。
那曹操密令許褚抓人,雖知曉人不多,但國丈被下獄,那是何其天大之事。
正所謂紙包不住火,如今大漢天子雖失勢,好歹這天子名頭還在。
連荀彧都一心為王朝,濮陽裡又哪能完完全全就沒個心向天子的人。
董承被下獄的訊息從濮陽傳出,雖似傳聞,但一聯絡荀彧近況,哪能叫郭嘉不把二者聯絡起來。
卻聽其直問道:“當日那袁耀所說之事,可是與天子相關?”
言罷,見那荀彧還不開口,郭嘉哪還能不曉自己是一語成讖。
當即嘆道:“文若糊塗啊!”
“今天下之勢,丞相已是不利之鏡。況那袁術狼子野心,誰人不曉?”
“文若哪好助那亂臣賊子,反是給自家添亂。”
荀彧聽得郭嘉這批評,那是直點頭相應,又不為自己自辯。
彷彿就是如同認罪一般,卻又是倔強的不言不語。
郭嘉見得那是無奈又心急。
忍不住就直呼道:“文若這般模樣,可想公達該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