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整的半天,周瑜也要去死。
當然這本也在袁耀的預想之中。
若不是因為這周瑜實在才華橫溢,袁耀也不願來當一回“舔狗”。
如今聽周瑜這口氣與態度,也知自己幻想算是破滅了,心態反倒是放平了。
當即感嘆道:“實在不知伯符有何魅力,卻能叫公瑾這般大才這生死相隨。”
“連是程普韓當等將,亦是如此,可不叫人羨慕。”
周瑜聽袁耀說的如此實誠,其心中的心境也是表露無疑,索性也是說起心裡話道:“天下忠勇之士何其多哉,為主君而死戰,亦是吾等宿命,袁公子又何必可惜。”
袁耀聽得卻道:“只是感嘆公瑾滿腹才華,就要如此隨意擲去,實在心中不忍。”
周瑜即應道:“袁公子身邊有子敬,士元等大才者,遠非吾周瑜可及,安需感嘆?”
袁耀聽得直是搖頭,還是滿臉可惜的模樣,神情一點沒好多少。
許是因為今日或許是最後的一番交流,周瑜也是放開了心神,見得袁耀這模樣,也是問起了在心中久久的疑惑。
“說起來,周瑜也常有一事在心中不明。”
袁耀聽得周瑜有疑慮,到的這份上自也不會有什麼隱瞞,當即應道:“公瑾有何疑慮?且說來便是,袁耀自是知無不言。”
卻聽周瑜問道:“周瑜自知是從未見過公子,為何卻只讓人覺得公子卻相當熟悉在下,似乎已經是久識一般?”
“又為何是緊緊盯著伯符,似乎早就視其為心頭大患?”
袁耀說是知無不言,卻唯獨有兩件事情是不好說的。
其一麼自然是自己最大的穿越秘密,這是誰都不能知曉,死都要帶到棺材裡的秘密。
其二則是老爹欲要稱帝的事情,在真正實行之前,也是越少人知道越好。
如今這周瑜兩個問題,那是把自己的秘密都切中了,也叫真是厲害了。
然就算周瑜恐怕再也出不了這海曲縣城,袁耀終究還是不願冒險,聽得這敏感的話題,也是隱藏的一手應道:“公瑾之才,早有耳聞,只是未能早日相識,直至今日才能暢談一番,實在可惜。”
“若是能早些與公瑾相識相知,恐怕也不會到今日之局面了。”
這話袁耀說的倒也不算假,要是自己早穿越幾年,那特麼早就去找周瑜去了。
更是會千方百計不叫周瑜與孫策相會。
可惜自己來的實在太晚,這周瑜與孫策一搭上線就是命運般的相見,想分也分不開了。
應完了第一個問題,袁耀又是接著說道:“至於孫伯符…時年其征討廬江得勝,吾父本是應了將那太守之位與其,實在也因其年紀尚輕,才另作打算。”
“實在未想此一事卻成的導火索,成了日後伯符離開淮南,遁入江東的緣由。”
“更是未想在這種種變故之下,成今日之結局。”
袁耀說的是真誠,可惜周瑜早就聽過孫策說起當年在壽春的事情。
若非是覺得自己處處被針對,更無重用之望,實在尋不得機會,這孫策哪裡離開壽春。
然袁耀不承認,周瑜也不能讀取其心思,知道袁耀未完全盡言,周瑜只嘆道:“袁公子心思縝密,在此等形式下說話依舊滴水不漏,喜怒不形於色,吾與伯符當真敗的不冤啊!”
感嘆完後,又是抬頭望的望那遼闊的天空說道:“看來這大漢亂世,袁公子當真要寫下最是濃墨重彩的一筆了!”
喜歡三國袁耀傳請大家收藏:()三國袁耀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