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聽得孫策之言,心中就算有些不滿之處,在當下的生死時刻,也該是消下氣了。
卻聽周瑜只笑道:“伯符說的何話,吾二人同生共死,如今生死之際,吾安能拋下你而苟活於世?”
言罷,卻聽那周瑜又是對著下方的袁耀高呼道:“袁公子!今日周瑜若戰死與此,實乃命也。然要吾祈降活命,拋棄兄長,是萬萬不能!”
“且來破的此城,拿我周瑜項上人頭便是!”
話音一落,又聽邊上傳來兩聲遼闊的喊聲。
只聽得那是異口同聲高呼道:“隨伯符而戰,以報文臺之恩!”
這話一出,袁耀都不用仔細看去就知道說話的乃是程普與韓當那兩個老頑固。
不由暗自瞥了眼身邊不遠的黃蓋。
果然見他是面色有些怪異,顯然也是聽著那兩個老東西的話,心裡起的一些波瀾。
袁耀哪裡能讓這些人影響了黃蓋的心思,萬一黃老頭突然心灰意冷,解甲歸田了那可是得不償失了。
再說袁耀更是見不得那般愚忠的模樣,此刻也不怕得罪死了孫策,聽得只是大笑三聲,再是接連嘆息道:“文臺公為人忠義無雙,一世英名,卻險些壞與這孫策手裡!”
“孫氏家族,更要受其牽連!若非有孫暠將軍力挽狂瀾,黃蓋將軍棄暗投明,爾等可知這孫氏一族結局會是如何?”
“汝二人隨文臺公征戰沙場多年,卻只知小義而不知大義。若是當真報恩與文臺公,當是先擒下這孫策,請文臺公在天有靈,原諒汝二人愚鈍之舉才是!”
袁耀這番話,也算是結果論了。
這孫策叛走之後,若是吳城一戰結局改寫,由孫策進駐吳城,後逼進丹陽,那一切都不一樣了。
哪裡還有孫暠出頭的機會?
然袁耀雖然自己清楚是有些強詞奪理,然其他人聽得卻覺得很是有道理啊!
尤其是孫暠,那是挺著胸脯,絕對自豪。
自己這可是孫家的救世主!
再看邊上那黃蓋,也算是被袁耀一番話給說的面色好的不少,沒有那麼難看的神情了。
卻聽袁耀再說道:“今日到的最後時刻,可別在一條末路走到黑了!”
程普韓當哪能相應,只高呼道:“袁耀,你且攻來便是,若是求饒一句,吾便不得自稱是將軍。”
袁耀心知自己這最後的挖牆腳是不得成了,也不再多廢話,就是催動大軍開始攻伐這小小的海曲縣城。
張遼高順一馬當先,後方跟著孫暠黃蓋,周泰與陳到則是護在袁耀左右。
這攻城的兵馬已經夠多了,周泰與陳到就是想上,也沒地方了。
孫策等人也是在城頭奮勇殺敵,然賬下兵卒卻早有了投降之心,就算有些心腹能死命抵抗,在袁呂合軍面前,也是以卵擊石,哪裡能擋住?
那城樓很快就被袁呂的兵馬所淹沒。
袁耀拿眼看去,那程普韓當已經被密密麻麻的人頭都給淹沒了,壓根就見不著那兩個傢伙。
只怕已是死的不能再死了!
正是為這兩個老將默哀的當下,卻聽城樓上傳來一聲爆裂的高呼:“今日吾就死戰這城樓上,看看哪個能拿吾人頭!”
聽得那孫策的高呼,袁耀卻一點不在意。
臨死前的掙扎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