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孫策萬人兵馬,近半乃是弓弩手,袁公子若叫騎兵衝殺,定能破那孫策。”
“請公子安心出兵,吾定能叫本陣按兵不動,一切只等袁公子殺敗了那孫策再言。”
“更請公子勿要憂心,吾韓莒子與那孫策有不共戴天之仇。實話說來,此也是吾欲借刀殺人,然那孫策是吾二人共同之敵,相信袁公子通曉兵法,定會應允!”
當袁耀看到韓莒子叫人寄來的信件,袁耀當即就感受到了一股風騷的氣息鋪面而來。
這還有這麼操作的法子?
“這當著人面說要借刀殺人,莫不是把我袁耀當是個傻子不成?”
只這露出的破綻,袁耀可不會放過。
雖然不曉得那韓莒子為何如此憎恨孫策,然袁耀也不覺得袁譚能用的這般誘敵之計。
是以袁耀那是當即就回了信件。
“鼠輩孫策,實乃吾袁家叛將仇敵,今能殺之,亦是天賜良機!若將軍能使袁譚軍馬不動,吾定能帶軍剿了孫策。待奪取其人頭,再與將軍言勝負!”
“為顯誠意,吾將軍中糧草一處所在告知將軍,只求將軍萬不能叫袁譚出兵。”
信件裡,那是一面宣揚著自己對孫策的仇恨之大,一面又是話語裡畏懼袁譚的兵勢。
其實袁耀心裡對孫策哪裡有如此多的仇恨,真要說起來,也是孫策對袁耀的仇恨多的一些。
不過既然要讓韓莒子覺得自己的確是其可以藉助的那把刀,自然也得把自己塑造成極為厭惡孫策,好叫那韓莒子相信自己計策已成。
那韓莒子得了袁耀信件,果真就相信其對孫策也是苦大仇深。
這幾日雖是腿腳不便,卻也常常去的袁譚面前“獻計”。
...
大帳內,袁譚面色有些沉重,正是與諸將說道:“西面傳來訊息,孫策所部軍馬已受的張遼大軍來襲,昔日吾分成東西兩大營寨,就是為面對今日之景。”
“兩方就算有一方受的襲擾,令一側也可支援。”
“今日既然孫策已經遇襲,吾欲即刻出兵相助!”
韓莒子如今是隻想要那孫策身死,聽得袁譚之言,哪裡能應。
當即就道:“大公子,此事卻不可著急啊!”
袁譚自然是曉得韓莒子與孫策的矛盾的,當初審配離開之時,還是給自己留的個信件,特意提到了孫策行兇,本是要將其下獄的事情。
然如今孫策已經棄暗投明,離開了自己三弟賬下,向著自己投誠。
加上自己本次能領兵,也多少是靠著孫策提供的計謀。
他人已獻出誠意,自己如何能叫其寒心?
是以此事袁譚也是輕拿輕放,壓根就當沒發生過一般。
至於這韓莒子的情緒,袁譚實在也顧不上了,總不能叫所有人都滿意不是。
而現在聽得韓莒子反對,袁譚只以為其是怨恨孫策而不想救援,心中多少有些不以為然,卻還是問道:“韓將軍何出此言?”
卻聽韓莒子極為真誠的言道:“想來大公子以為是我韓莒子為的舊仇而不欲救那孫策,那可真是冤枉末將了!如今大敵當前,末將又哪裡會為私怨而壞了大事。”
韓莒子雖然先為自己解釋了一句,說的是深明大義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