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說,就是曹操與其相比,那也是要稍遜一籌的。
何況雖不是嫡子,那袁紹腦袋上畢竟也頂著四世三公的名號,再加上前幾年的表現,到底比袁耀那老爹強的一些,賬下當真可說是人才濟濟。
而人多了,難免就會起的些矛盾,偏偏這袁紹,似乎不大擅長處理手下人的矛盾。
或者說是耳根子太軟,容易偏聽偏信。
“那田豐竟說吾逄紀短謀!當真可恨!”
逄紀府上,此刻逄紀也是惱怒不已,滿臉憤恨。
究其緣由,還是因為出兵援曹一事上。
袁紹手下諸多謀士,雖有些毛病,但本事還是真材實料的。
尤其是田豐,眼見曹操敗象已現,袁紹又遲遲不出兵,那是急得不得了。
今日又在大殿上進言,直勸袁紹出兵。
“與公爭天下者,袁術也。術今北擊曹操,若得勝勢,必氣勢高漲,非曹操一人可敵。若公引兵相助,術始料未及,定兵馬籌備不足,公當一戰能勝!兵以幾動,斯其時也。”
說實話,逄紀打心底是認為田豐說的是有理的,然而不是有理就要相應的。
若是被袁紹按照田豐的話說,當真出兵敗了袁術,那田豐就是一等一的功臣。
這對田豐與袁紹都是一件大好事,可對我逄紀,那就不一定了。
而最為關鍵的是,逄紀並不覺得失了這次機會,會對袁紹進鼎中原有多大影響。
再說了,袁紹的心思,逄紀也摸的清楚,直就勸說道:“今曹操雖敗一陣,卻還有一戰之力,若吾等急切相救,反叫其可隔岸觀火。坐觀吾等與袁術相爭,豈非讓其得漁翁之利?”
“該當先滅那公孫瓚,再說援曹一事。”
袁紹本就為的袁尚那病情而心亂,不欲出兵。
聽得逄紀反對,當即就順水推舟道:“元圖所言甚是,如今那公孫瓚還在苟延殘喘,吾安能予其喘息之間。當先徹底剿滅其勢,再圖南方。”
逄紀聽得大喜。
這主公採納自己的建議,那就是自己地位的提升啊!
本來這事到這可謂是皆大歡喜,只是那田豐當真是個老頑固,見袁紹不依其言,卻對著自己高喝道:“曹操若敗,吾等與袁術可謂勢均力敵,勝負不可知。如今有天賜良機,豈可錯過!逄紀汝可當真乃是短謀之輩!”
逄紀聽得當真是要一口老血噴出來。
大家都是同僚,一起混口飯吃罷了,哪有你這麼說的!
要不說袁紹攔著,那當場就要翻臉了。
是以就算回了府上,逄紀還是怒火難平。
正是憤悶之時,忽聽外頭下人通報道:“家主,外有一人,自稱乃是孫策,前來求見。”
孫策?
逄紀自然是知道孫策。
只不過對於這來自南方,被家族所拋棄的人物,其與袁紹一樣,並無多少在意。
然今日有心之下,倒是忽然願見其人來了。
連忙稍微正了正心情,整理了翻儀容,才與下人說道:“叫那孫策去偏堂等候。”
話語裡,卻還當真沒多少客氣的意思。
喜歡三國袁耀傳請大家收藏:()三國袁耀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