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中原大地,也日益被戰爭的陰影所籠罩,直叫人有些透不過氣來。
袁術,呂布,皆蓄勢待發,只待時日一到,就發兵北伐。
相較之下,打定主意不準備違逆父親的袁耀,其所在的荊州,這大戰前的緊張情緒,就少了不少。
袁耀在諸葛亮的提醒之下,也定了心神,開始佈置起了戰爭準備。
從他這部來說,要想與壽春,下邳同時進伐,攻擊至曹操之處,從襄陽出發的荊州兵馬,必定應該是要最先行動的一支。
路線也簡單。
自襄陽出發,過湖陽,經宛城,博望,最後至堵陽,卷城一帶。
北對潁川,西臨汝南。
進可攻,退可守,該是最佳選擇。
唯一的問題是,經過的宛城張繡,雖然和自己目前的確交好,但畢竟可能存在變數。
若是被他掐斷了退路,那可別說是什麼進退有據,到時候是退無可退,直接就涼了。
雖然就在自己眼前的張繡,多數也不該做這樣的蠢事。
只不過這風險,還是有那麼一丁點的。
是以袁耀本想修書一封再度與張繡結好,思慮再三,還是決定讓人親自走一遭,以觀虛實。
此人選,就交給了龐統。
這也是袁耀戰爭前,最後的準備工作了。
要為荊州將士的出征,肅清一條絕對安全的線路,絕不能出半點意外來。
...
宛城。
隔壁幾大諸侯的角力,自然是在張繡眼中看的一清二楚。
不過此時宛城大殿的高臺,坐的並不是張繡,而是其醒來的叔父,張濟。
只不過其面色,當並不是那麼的好。
雖然人回覆的不錯,很是精神,但你若是仔細看去,就會發覺其右手只是低低垂下,顯然是無力舉起。
“叔父,這袁術與呂布攜手征伐曹操,與吾等亦是機會。”
“若是能趁機殺那曹操一陣,可也奪些兵馬城池,壯大勢力!”
殿內,張繡說的很是激情。
西涼人,那從來都是不懼怕戰爭的,甚至各個都是好戰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