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咻咻咻!”
鄧縣,諸葛亮那座草屋之中,袁耀正是看著新型大殺器,元戎弩的表現。
震撼十足!
“損益連弩,謂之元戎,以鐵為矢,矢長八寸,一駑十矢俱發。”
看著諸葛亮朝著自己一本正經的介紹,再親眼看到這元戎弩的威力,袁耀真想頒給諸葛亮一個“最佳雛鷹獎”。
這玩意前世他剛畢業時,進的一家上市企業的時候得過,得到的時候心裡還挺高興的,後來也才發覺,不過是忽悠人的把戲。
今日倒是想忽悠諸葛亮了,可見其也是太搞笑了。
卻聽袁耀直是樂的高呼道:“孔明果真天資聰穎,這短短時日,就幫吾弄出這麼一個大殺器了。有此元戎弩,置於城牆四周,敵軍就是到於城下,也不敢輕易強攻,只得用圍困之法。”
“更有可能瞬間殺敗敵方士氣,先示敵以弱,再突然發難,依靠元戎弩,定是能成。”
諸葛亮見得袁耀一看到元戎弩,就開始毫不掩飾的思慮可能的戰爭用途,心中也是嘖嘖稱奇。
“看來這袁家公子的成功,也當真不是偶然!”
心中感嘆的一句,諸葛亮卻也不能不給袁耀潑上點冷水。
“公子,此中工藝不算簡單,若是想用於戰事之上,只怕還有難度。”
袁耀倒不意外。
這種連弩其中到底有何門道,他是一點都不弄清楚,不過想來也是不容易的。
諸葛亮可不會因為邀功,估計說的這工藝不簡單。他既然說是不容易,那自然真是有些難度。
卻聽袁耀很是認真的問道:“雖說工藝之難,卻也該嘗試。況如今軍備坊已設,孔明可將這工藝教與劉子揚,由其統領,負責此事。”
諸葛亮聽得這才點了點頭。
本來這連弩他研究出來也就不打算再管了,他的志向,自然不在此處。
只是上回在黃老之處見得那模型,忽然心中一熱,突發奇想罷了。
如今既是已成,自然可是教給他人,好使其發揚光大。
當即也是應道:“袁公子且放心,吾定能知無不言,皆是教給子揚兄。”
說著又是忍不住說的一句道:“其實這連弩工藝之難,一是本身較為復,二來這箭矢亦是要特製,難以大量生產。”
顯然是看著袁耀期待滿滿,也不想讓其失望太多。
只是這元戎弩已經屬於意外之喜了,袁耀雖是期待其在戰場上的表現,也知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笑應了諸葛亮兩句,見其榮辱不驚的模樣,實在是起了愛才之心。
終究忍不住,邀請其出仕了。
“孔明如此才華蓋世,何不入吾賬下,與你那兄長共同出力,為大漢百姓做事。”
然而袁耀註定是要失望的。
“亮年紀尚且,還當在學的幾年,還請公子勿要逼迫。”
聽著諸葛亮的婉言拒絕,袁耀本來還是想以“龐統不過也就年長几歲,如今已成軍中謀主”之類的來說服諸葛亮。
只是見其看著自己的淡然眼神,即知絕對是說服不得的,也不耗費這無用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