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聲高呼,似乎也直讓一眾擁擠推搡的人全都反應了過來。
“幫我算算我兒子何時娶妻合適吧!”
“可能算算我那遠走的丈夫何時才能歸來?”
“道長!咱家那豬,何時才能下崽啊!”
...
崩了!
咱們於道長活了百年,這心態在今天算是徹底崩了!
這下可好,自己可是徹徹底底算是變成個算命的了!
可是!
我真的只是個道士啊!
...
於道長的聲望一波接一波的向上長,尤其是有些人翻出道長原本就在江東之地頗有名望,更是使上了一個臺階。
這下可好,前來要求卜算之人那是越來越多,也直讓荊州城內的不少人注意到了。
實際上,一個道士如果聲望太高,本身也不是太好的事情。
難免會造成一些妖言惑眾之類的印象,使得部分有心人惦記上。
這幾日,袁耀就已經收到了不少人的信件,請求袁耀管上這道士一管。
本來袁耀是不想理會的,把于吉的聲望抬抬高,原本就是他的計劃。
加上這於老頭目前還在自己的控制之下,更無理由去打壓了。
再說了,要是自己把于吉給打壓下去,豈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臉,到時候老爹知曉了,還能不起的些疑心來?
不過當是看到魯肅都奏請的時候,袁耀還是決定發出一點聲音來。只是發出的聲音,恐怕是要讓眾人有些失望了。
“道長所行,即無違反大漢律,又不受道德所束,吾如何能阻?”
“況道長品行之正,吾亦知曉,決不會妖言惑眾。只請諸位勿要多慮,此事休要再提。”
袁耀此話一出,眾人雖有失望,但好歹依靠著袁耀的名望,此事就算心中還有疑慮,也該是暫歇了。
可惜袁耀畢竟還是公子,那上頭還有老爹袁術在。
在荊州,也不是各個都是袁耀的嫡系。
有些因為各種原因留在荊州的劉表舊臣,眼看袁耀聽不得勸,直就一封信件,去了壽春。
倒也不能說這些人有別樣的小心思,他們也知曉在荊州得罪袁耀那必沒有什麼好果子吃。
加上這年頭的剛直勸誡已是司空見慣,自有人還不死心,欲要再勸上一勸。
韓嵩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因為當了一回使者,與樂就同去了次南蠻,自然是沒跟著大部分人一般去了壽春。
何況荊州這麼大個攤子,袁耀也不能當真把人都送去淮南,那荊州可就癱瘓了。
像是蒯良蒯越,韓嵩宋忠,都留在了襄陽。
而這會,韓嵩眼見袁耀已是再難聽勸,當即就直寫了封信,送去了壽春。
壽春的袁術,也終於曉得“得道高人”于吉,在襄陽也是名聲大噪,人人都求其算上一算,窺探一點天意。
喜歡三國袁耀傳請大家收藏:()三國袁耀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