兗州。
曹操接得董承詔令,心中那叫一個一陣突突。
接天子!
特孃的這接不接?
只猶豫的片刻,曹操就直喚了荀彧,荀攸,郭嘉,程昱等四大謀主相聚。
結果自不言而喻。
“昔晉文公納周襄王,而諸侯服從。漢高祖為義帝發喪,而天下歸心。今天子蒙塵,將軍誠因此時首倡義兵,奉天子以從眾望,不世之略也。若不早圖,人將先我而為之矣。”
荀彧只是一段話,即刻就說服了曹操,當下直接親自領兵,剋日就向西而走。
...
而劉協與董承議定,直也不猶豫,即日就起駕往兗州進發。
只是這行走的速度著實有些緩慢。
實在是因為百官無馬,皆只能隨駕步行,速度自是快不起來。
董承見此,又是起的新念頭,直就與劉協說道:“百官無馬難行,只怕夜長夢多。就說那李傕郭汜,其二人若知吾等出了洛陽,只怕又要追來。”
“先前劉皇叔之弟張飛,奪取楊奉軍馬,何不讓其獻出與百官相騎,也使百官能緊隨陛下,早些到的兗州。”
到的這份上,劉協只想早日擺脫洛陽窮苦之地,也不多思量,直就應道:“國丈所言甚是,速叫那張飛拿出軍馬來。”
董承領了天子令,毫不猶豫,一副底氣十足的模樣就去尋了張飛。
本想不過要些軍馬,又有天子親命,這張飛必不能不應。不想才是提了一句,直就被那張飛給懟了回去。
“百官無馬,與吾何關?若使軍士無馬,不能抗敵,才是大罪爾!”
這張飛當真是一直對劉協心中無多少好感。
當初自己攻伐楊奉,拿了軍馬,卻害得大哥差點受了批判。如今可倒好,這劉協一旦要是用的,也是沒臉沒皮,直就來求。
好事都由你給佔了,惡名都由吾大哥來背,豈能有如此道理?
那是任憑董承好說歹說,甚至搬出天子號令,張飛都無動於衷。
直使董承也起了幾分惱怒之情。
“天子之令都不遵循,這張飛與李傕郭汜之流又有何異?”
心中存著這般念頭,眼見這張飛是說不通了,也只得去尋劉備說話。
只劉備本也不欲向東而走,實在是一時未有藉口,也只得隨地而行,又哪裡主動加快了行軍速度。
聽得董承之言,也只言道:“吾那三弟久經沙場,其之所言,也不無道理。若使軍馬都獻於百官,則使軍士不能抗敵之鐵騎,豈非因小失大?”
“還請國丈知曉其中之理,再勸陛下一句。”
董承聽得是心底暗自驚訝,他是萬不能想到這劉皇叔也能如此無視天子詔。
眼見劉備有此表現,董承也不再多說,只敷衍兩句就立是轉頭而去。
他可是要與天子好好說說,這皇叔恐怕也心有二心,不得不防上一手了!
而董承雖未言語,其心中所想早被劉備所洞悉,暗自打定主意,只與董承前後腳,亦去了天子之處。
…
劉協知得此事,驚訝之情不比董承少的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