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得一人,年歲約莫五十,青衫粗布,直看著自己。
袁耀即知此人就是黃承彥,立刻行的一禮,直呼道:“汝南袁耀,拜見黃公。”
其實真說起來,黃承彥雖然是名士,但袁耀那身份可是比他強多了。只是好歹這黃老也是自己父親這一輩的人物,又是與龐統,司馬微,徐庶等人都是交好,袁耀放低些姿態,那也是應該的。
說不得這黃承言見得自己相貌俊朗,風度翩翩,年少有才,一看就是成大事者,直就把徐庶等人都舉薦過來,那可是賺大了。
所以袁耀這會那是鉚足著勁,企圖要給黃承彥留下一個好印象來。
可惜啊,袁耀就是再怎麼裝,那黃承彥一看到邊上黑臉大漢懷中抱著的大箱子,面色就直是變的有些怪異了。
只是站著院外,淡然說道:“原來是袁公子,就不知袁公子突然來尋老朽是為何事?”
袁耀一聽這黃承彥語氣雖還算不錯,卻壓根沒有請自己進去的意思,知道其心裡恐怕多少還有些疙瘩,只也得硬著頭皮應道:“前幾日聽聞劉子揚說的黃老助其改造了投石車,今日特地來是道謝一聲。”
說著也不待黃承彥開口,又是指著周泰手中捧著的箱子說道:“此番依著黃公之法,又改的一模型,送與黃公一觀。”
其實袁耀與黃承彥心裡都心知肚明,這投石車的改造之法是誰人所提,只是心中知曉的事,卻也不好直接就直言啊!
袁耀到底沒自己那老爹那麼硬氣。
黃承彥聽得面色稍許變了變,猶豫了兩秒,再是瞥了眼那大箱子,才是徹底開了院門,與袁耀說道:“既是來了,那就先入的屋內。只是今日寒舍也是有客,怕是要怠慢公子。”
袁耀自是不會介意,直就跟著那黃承彥入的院子。
入得院落,卻見一少年正是立與庭院之中,長眉若柳,身如玉樹,才是十五六歲的年紀,已是有的七尺半的身高,幾乎已經快是趕上袁耀來了。
袁耀稍微一打量,就收回了目光,不叫讓人看出自己那心中的激動心情來。
黃承彥見二人入了屋,也是主動向介紹起那少年道:“此子名喚諸葛亮,字孔明,泰山郡丞諸葛珪之子,琅琊陽都人士,如今避難與城西鄧縣。”
諸葛亮如今名聲不顯,袁耀雖心裡激動,面上還是淡然處之,聽得黃承彥的介紹,不過只是點了點頭。
還是諸葛亮早是聽得袁耀在外的自報家門,知曉其是如今風頭正盛的袁家公子,忙是行的一禮道:“亮見過公子,公子之大名,早已是如雷貫耳。”
袁耀這才是應道:“原來是琅琊諸葛家人,能是拜見黃公,想必也是少年有才。”
這話明著是誇諸葛亮,實際也是捧了捧黃承彥。
不過這說起來,咱們丞相的少年生活也算是當真不容易的。
其父諸葛珪死的時候,其不過才只有八歲爾,其兄諸葛瑾也不過是十五歲。
若非是尤其叔父諸葛玄,只怕早在少年時期就困苦不堪了。
待曹操出兵徐州征伐陶謙,為躲避戰禍,諸葛玄帶著諸葛亮,諸葛均及兩位侄女,輾轉逃往廬江一帶。
又是與往江東而去的兄長諸葛瑾分別,此後更是各位其主。
只不過前一陣子,在丹陽的步騭已是使好友諸葛瑾出仕,袁耀在荊州,那也是不能放過這諸葛亮了。
此一世,可是不能再讓諸葛家徒受離別之苦了!
袁耀實在是見不得這般亂世之中,兄弟不能相見的痛苦啊!
既然有了機會,那自是要把諸葛家給聚在一起了。
喜歡三國袁耀傳請大家收藏:()三國袁耀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