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是在廬江,主要是歸的袁渙負責,乃是當初改造水車之時最先設立,基本都是用作水車建設之用。
第二處乃是在江夏,可算是廬江工匠坊的分部。
是袁耀留駐江夏之時,引部分廬江的工匠來此,專門用以長弓營與解煩營裝備建設。
最後一處就在襄陽。
此處本算是劉表本來的工匠治所,如今袁耀佔了,也什麼特別的研究方向,只是根據各自的特長,自行研究罷了。
今日被這劉曄一提醒,袁耀才覺之前倒是忽視了工匠坊的安排。
彼時,因為旱情的突然,袁耀不得不見招拆招。如今均已穩定,自然要整合起來。
何況現三處工匠坊可說是各自為政,不免有些造成混亂,效率低下。
如今這襄陽的工匠坊更是無人管事,才會使劉曄來此,竟是無工匠可尋!
這可如何能行?
既然有問題,那就要當即改正。
袁耀稍一思慮,就與劉曄說道:“此倒是吾思慮不周了,子揚勿要心急,定是要給你抽出人來,運作起這霹靂車的研究。”
劉曄可當真未想到自己不過是隨後一言,就讓袁耀開始反思的自己。
只是聽得袁耀不算特別認真的話,劉曄心中卻已完全信的。
自家這公子,可是從來不說大話的人物!
也是立刻行禮道:“如此,倒是又要勞公子費心了。”
袁耀卻只是點了點頭,就不再多言,只是心裡想著如何將工匠坊給整合起來。
能攀的科技,那還是要攀的嘛。
這年頭的科技,那還不是都靠著這些工匠們用心了。
只是既然要整合工匠坊,袁耀今日來給白毦兵打造裝備一事也不著急了,只拉著劉曄道:“子揚且過的十日再來一觀,今日還是先隨我一同出了這亂糟糟的坊內。”
劉曄自是相應,才走的一步,又聽袁耀忽的想起道:“說起來,倒是何人助的子揚改進這霹靂車?”
此問一出,劉曄神情也有幾分古怪,嗡聲應道:“乃是黃公所寄的信件,其中說的些改良之法。”
正所謂是自己做的事情自己最清楚。
這袁耀一聽“黃公”這稱呼,立馬就想到當初還在攻打江陵的時候,讓魯肅帶去襄陽的模型了。
而毫無疑問的是,這黃承彥可沒聽說過有什麼巧匠的天賦,倒是那黃月英,說不得還真有些本事。
就說能是讓劉曄親自走一遭,也必是有些講究。
本來對於這荊州名士黃承彥,袁耀也早想去拜訪一遭。只不過這黃承彥的夫人可也是蔡氏族人,袁耀把蔡家人一網打盡,雖未波及黃承彥的夫人,到底也是不好面對其人。
是以也是一拖再拖,最後索性不了了之了。
只如今這黃承彥主動來“撩撥”自己,那自己不給點回應也不應該。
想來黃老曉得關於蔡氏一族的前因後果,也不能怪罪自己才是。
心中定了主意,袁耀卻也不著急。
總得先把工匠坊的事搞定了再說。
喜歡三國袁耀傳請大家收藏:()三國袁耀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