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家的念頭在袁耀心中也只是一閃而過。
行軍打仗自然是要講究把握稍縱即逝的機會,但也不是出個機會你就能上的。
如今老袁家一片祥和,正是忙著內部大開發。
屯田,築城,練軍,那是忙的不亦樂乎。
此番欣欣向榮的時刻,若是動用大軍,必要打破計劃。
若是能打下曹操也就罷了,若是不能,反是亂了自己的節奏,很是不值。
況襲擊兗州,必是要拉著自己的老丈人的,這一來一回,只怕早是耽擱了。
而袁耀也想明白,這曹操要幹什麼去了。
畢竟這西面,可沒什麼別的勢力了,曹操的目標著實也好猜的很。
只是猜到了曹操的去處,應對之法還要與龐統商量才是。
專業的事情還得交給專業的來做嘛,放著這麼好的腦子不用,那可是相當浪費的事情。
卻聽袁耀問道:“士元,若是我所猜不錯,那曹孟德往西而去定是要圖謀宛城。吾欲帶兵馳援,唯怕那張濟不戰而降,反受曹操埋伏。”
如今隨著時間的推移,世界線的越走越偏,袁耀先知先覺的能力也開始逐漸受到了限制。
就說這宛城之戰,如今張濟未死,還會不會投降曹操也難說了。
就算是被賈詡說服投降了曹操,那曹操也定不會在張濟未死之時惦記上鄒氏了,宛城之戰定會完全不同。
袁耀只能依照個人的性格瞭解做一些基本的判斷,卻也到底有些信心不足。
龐統聽得細細思慮了一番再言道:“如今驃騎將軍得公子糧草相助,必不能不戰而降。然若是戰事不利,難保其不起了自保之心。”
“公子不僅應速速領兵而去,更要派遣支輕騎輕裝而行,使驃騎將軍知曉公子已來馳援。”
有了龐統的話,袁耀底氣多少就足了些,毫不猶豫,當即就是升帳點將。
直令徐晃領五百輕騎,直往宛城而去。
啥都不用幹,只叫宛城與那曹操知曉我袁耀即要引兵而至,使曹操不能安心攻城。
徐晃當即就領命而去,奔赴宛城。
而袁耀則是再領著周泰與孫瑜,加上不能拉下的智謀龐統,帶著剩餘的大軍,亦是直向宛城而去。
...
宛城。
才是站穩腳跟,收得袁耀糧草的張濟此刻已得了曹操破汝南,西進宛城的訊息。
大敵當前,自是要尋左右商議。
殿內,侄子張繡,部將胡車兒,謀士賈詡俱在列。
只不過這能出主意的,也不過只有賈詡一人爾。
卻聽賈詡不急不躁的說著:“曹操來此,必不能動用大軍,不若必受袁術襲擾,兗州難保。”
“此番來襲,最多不過兩萬人馬。就算得了汝南黃巾,也不過三萬餘人。”
“且那黃巾之兵,哪能比擬我西涼精卒。將軍手握萬人大軍,又得荊州所助之糧草。據守城池,抗那曹操,必無憂矣。”
張濟卻道:“文和所言極是,只若是那曹操日夜圍城,圍而不攻,待吾城中糧草耗盡,也不可抵啊!”
賈詡聽得卻笑道:“將軍多慮了,曹操若是敢在此處耗費功夫,只怕那袁公路與呂奉先,直就要把其兗州給瓜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