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邊張飛關羽的對董承看不上眼,這邊董承更是心煩那張飛。
帶著劉備走的幾步,稍稍遠離了軍營,又看了看四下無人,才是轉身面色凝重,低聲對著劉備說道:“皇叔啊,此回你那三弟當真是禍事了!”
劉備聽得大驚,忙請教道:“到底出了何事?”
卻聽董承低聲問道:“你那三弟,可是行了盜匪之徑,奪了楊奉家財?”
劉表忙否認道:“此話從何而來,吾三弟如何能奪人錢財?”
董承聽得皺了皺眉頭道:“襄陽城裡傳出了個批文,乃是王仲宣前幾日所做。其中直說的張飛奪財楊奉,更欲害其性命!”
“先奪兵權,再搶家財,更害性命。實乃無義之人!”
“此事絕不會空穴來風,皇叔還是再好好想想。”
劉備這回當是聽明白了。
對王粲,曾經師承盧值的劉備當也聽過一二。
行文犀利,卓有文采,乃是個才子。
只是這才子怎麼莫名其妙批判起自己來了?
然雖是疑惑,劉備卻也知若是當真被王粲寫的篇“好文”,那可與楊奉的宣揚厲害的多了。
直立刻解釋道:“定是胡言亂語!”
“前幾日吾家三弟確是襲了那楊奉,不過卻非是奪財害命。只是那楊奉帶的百匹良駒,吾弟見如今軍中缺馬,才是徵辟而用。”
董承哪裡聽不出劉備所言的“徵辟”是何意,卻也不點破,只言道:“若是就好,只是王仲宣那文不過幾日功夫,已流傳至了天子殿下,只怕是有心人故意為之。今日陛下即是來尋皇叔問話,皇叔還得好好言明才是。”
劉備當即應道:“多謝國丈提醒。”
只心裡還是不住思慮:“如今天子身邊,若說還有心思來尋我劉備麻煩,只怕是那大將軍韓暹了。”
說起韓暹,初也為黃巾起義軍餘部白波軍將領,後受楊奉招納,引軍前來護衛漢獻帝東歸洛陽。
楊奉被逼走後,倒是未有人一時顧得這韓暹。
進洛陽後,許是天子為了安穩住白波的一眾將領,更是受任為大將軍,領司隸校尉,可謂是名頭響亮的很。
可以說如今天子身邊,光說軍營之中,主要分為三部。
一部就是劉備自己,奪了楊奉兵馬,又得天子信任,即刻就成了最重要一部。
第二部,乃是白波兵舊將,以韓暹為首。
最後一部乃是脫離西涼軍閥的將領,包括先前與楊奉相爭的段煨。
只是如今就四千餘人,卻分成三部,可想咱們皇叔手中,其實也頗為捉襟見肘。
而這三部人馬,奪了楊奉兵權的劉備自然成了韓暹等人的眼中釘,肉中刺。
所以這不用猜,劉備也知道這給自己找麻煩的是何人。
…
心中帶著思慮,劉備也在董承所引之下,來到了劉協所在的楊安殿。
漢代宮廷中,本是沒有這個名號的宮殿的。
只是洛陽大火之中,宮殿是燒的最徹底的一部分,劉備一行人初來此之時,那是當真是唯有斷壁殘垣。
好歹有張揚替著劉協修葺了小一部分,才讓天子不至於當真在個破屋子之中面見群臣。
是以張楊認為護駕功勞也有的自己一份,才以“楊”命名了這座宮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