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人奪財,就算身處如今亂世之中,那也是大罪大惡之行。
見得王粲已是臉有憤怒之情,袁耀更是填了把火道:“其實那劉備有如此之行,吾也不感意外。早些年其被吾丈人所敗,往曹操處時我還聽得一更為駭人聽聞之事。”
...
要噴人,自要挖掘一些黑歷史出來,而恰恰這漢末的諸侯,那是誰都不缺一些黑歷史。
咱們的皇叔,自然也逃不過。
其中最讓人感到恐怖的,只怕就是出自《三國演義》中劉安殺妻這一事件了。
其實這件事情,多半該是由羅貫中瞎扯出來的。
雖不知依著老羅“精蜀”的作風,為何要寫出一段這般情節來。
欲要體現劉備深得百姓擁戴?
還是更顯劉備有仁德之心?
袁耀實在弄不清古人的腦回路,但不管怎麼說,這事卻給了袁耀一些思路。
至少《英雄記》所載:“備軍在廣陵,飢餓困踧,吏士大小自相啖食。”
這事情可是真事。
袁耀雖記不清到底是事實如何,但稍微藝術加工一下,怎麼也能讓劉皇叔的形象妥妥下降幾分。
是以袁耀直是添油加醋,直與王粲相述。
以袁耀的本事,那白的也能說成黑的,何況這還本就是有些灰的事情。
更是被袁耀說的驚悚不已,直是把王粲說的是臉色變得數變。
袁耀說完,又是嘆息道:“只是劉備假仁假義之狀,已深得天子信任。耀雖心中清明,卻也不知該如何揭其面目。”
王粲聽得哪裡能忍住,只高呼聲道:“為君分憂,乃粲之責。公子且讓粲來寫的一篇批文,定使那劉備無所遁形!”
袁耀既然心中早想著讓王粲來做此文,自是對其信任不已。
事實上這王仲宣不僅文學水平高的很,寫起這檄文來,也一點不含糊。
若不是袁耀插上一腳,早襲了江夏,引張羨尋著機會,提早興兵。等至建安三年,長沙太守張羨也會聽從桓階建議,舉長沙、零陵、桂陽三郡之兵背叛劉表。
劉表自也發兵討伐,而為了宣傳這次出征,就由王粲執筆寫了一篇《三輔論》。
亦是引經據典,不失為佳作。
只是這回袁耀提供瞭如此多的黑歷史,不單單是一篇佳作這麼簡單了。
不讓皇叔風評下幾個臺階,也對不起自己那被“徵辟”的百匹良馬了。
袁耀聽得王粲主動應承此事,當即大喜道:“唯靠仲宣了!”
說著忽然想起什麼一般,從懷裡掏出符節道:“唉,這一說起蔡中郎,倒是越說越偏了。今日來尋仲宣,本是來說的一件喜事。”
“自吾前幾日上表後,如今封令已至,日後仲宣可就為吾南郡功曹,當辛勞矣!”
袁耀這真是使得好手斷,王粲接下此任,就升了官,哪裡還能不敢怠慢。
面上頗有風骨從容接過符節,這心裡卻只卯足了勁,要好好寫的一篇曠世之文來!
喜歡三國袁耀傳請大家收藏:()三國袁耀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