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真啊!
整個襄陽城中的文臣武將,幾乎都已經生不出抵抗袁耀的心思了。
尤其是幾大世家帶頭倒戈,當算是已經定下基調來了。
劉琮當即就是應道:“既是如此,吾即納諸位之言,向那袁耀...請降!”
...
當初在襲奪江陵之時,袁耀與劉琮也算打過交道了。
雖不算是太融洽,好歹沒撕破臉皮。
至少在面子上,這兩位公子哥,還算相處太平。
只不過這會袁耀帶大軍臨近襄陽,接到襄陽發麵的請降書,卻一時之間有些發懵。
倒不是因為是襄陽請降的緣故,而是因為這請降的人實在是把袁耀給弄糊塗了。
非是劉表,也非是劉琦,而是劉琮!
看的這署名,袁耀就知道這襄陽城中必定發生了什麼變故。
可問題是自己啥都沒幹啊!
你們自己就搞定了?
不過雖是有些懵逼,袁耀還是毫不猶豫的納了劉琮的投降,直讓龐統先行一步,入城帶去自己的“善意”。
而入了襄陽的龐統,才知道劉表病重,劉琦被扣的事情。
卻也沒待太久深究此事,只是得了訊息,表達了袁耀的意向,就是直歸了袁耀陣中。
而袁耀聽完龐統所述,也是心中隱隱有些想法。
直與龐統相論道:“劉表病重,卻有可能,然劉琦不能上位,必是其後母從中作梗。”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至於弒父之舉,更不可信,必是那劉琦中計矣。”
龐統如今那是鐵的心了跟著袁耀,要助袁耀成大志,這會聽了,也是認真應道:“公子所慮不錯,只是其中淵源到底如何,吾等也不能辯。且如今襄陽即是大局已定,當不可節外生枝。”
袁耀自然也沒什麼心情給劉琦平反,聽得龐統如此說來,也就直是揭過此事。
又言道:“那劉琮如今欲獻城投降,可有何所提?”
卻聽龐統當即應道:“只說已久居荊州,請公子勿要讓其遠走他鄉。除此之外,倒是別無他求。”
然而這“小小”的請求,也讓袁耀不由皺了皺眉頭。
劉琦投降之後,自然是隻能給個虛位架空的。
然而架空歸架空,袁耀也不想讓其留在荊州。
必須要永絕後患!
當即就道:“劉琮絕不能留在荊州,至少不能留在襄陽!”
龐統聽得立刻就提議道:“其父本為荊州牧,如今獻城而降,確不可怠慢。可讓其父任揚州刺史,使那劉琮亦往秣陵而去。”
“善!”
袁耀聽得頗是滿意,直就應了一聲。
自劉繇被自己打走之後,這揚州刺史的位子倒是一直空著。
雖然揚州與荊州分隔不遠,但只要把這劉琮與荊州一干舊臣分開,只要時日久了,自也無威脅。
何況江東作為自己的後方大基地,讓那劉表掛個名頭,倒也沒什麼問題。
當即就道:“就讓這劉表去秣陵便是!”
喜歡三國袁耀傳請大家收藏:()三國袁耀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