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這個時代的諸侯都有個特點。
除了像是呂布公孫瓚少部分當真兵敗身亡,多數人都沒走到最後那一步,就已經是心慮憔悴,憂心而亡了。
比如袁紹,官渡之敗後歸了冀州還掃平了多處叛亂,卻忽然暴斃而亡。
比如袁耀的老爹,幾番戰敗退軍至江亭,雖窮困潦倒,卻到底還未被俘,卻嘔血鬥餘而死。
比如皇叔,夷陵雖敗,卻還是孫權主動遣使議和。
然而昭烈皇帝經此一敗,可謂斷送了匡扶漢室的最後希望,憂心之下,自是一病不起。
其後才有了白帝城託孤,丞相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而如今的劉表,遭受江夏被奪,荊南叛亂,江陵大敗,長板之難後。早就已是憂心忡忡,萬分焦慮。
比起二袁與劉備當年的窘迫之境,那是一點沒好的多少。
現又被這王粲一激,心裡極是憋悶,當真一口氣提不上來,直就暈了過去。
眾人一看這還得了,要是把劉表逼死了,那自己這幫人的名聲也算徹底臭了。
老闆不行你想換個老闆是沒什麼問題,但要把原老闆給逼死了,那可就是大逆不道了。
袁耀那老丈人名聲之所以如此之差,受世人所鄙夷,還不是因為弒主叛亂。
所以這一看到劉表昏了過去,一群人那是什麼都顧不得,直就往前衝去,紛紛高呼“明公”。
作為“罪魁禍首”的王粲更是衝在第一個,一把扶起劉表,就是高呼:“快尋大夫來此!”
一副關切心急之樣,似乎適才那冷眼逼迫劉表投降的,只是其孿生兄弟一般。
一場浩浩蕩蕩的逼迫,因劉表驟然昏厥而戛然而止。
只是在場的誰都明白,襄陽的局勢,不會因為劉表的昏迷而轉變。
或者說...只會變得愈來愈複雜。
...
劉表一病不起!
雖然很快就在大夫的照看之下清醒過來,卻又一眼見得在邊上關切不已的王粲。
當下急火攻心,又暈了過去。
在一邊的蒯越見得,一度覺得這王粲乃是故意如此,直讓劉表睜開眼的第一下就能看見他。
只這會卻也沒時間顧得這王粲的用心。
劉表一病不起,整個襄陽當真是亂套了。
...
襄陽陷入了詭異的氛圍。
本來按照常理,劉表病重之後該由其長子劉琦總領襄陽事務。可惜後宮坐鎮的蔡夫人,哪裡會給劉琦機會上位。
劉琦幾番欲看望父親,卻皆被蔡氏以需安心靜養,不可多擾為由,給拒之門外。
而蔡氏欲要立劉表次子劉琮為主之心,已是眾人皆知。只因如今其弟蔡瑁領兵在外,才不得隨意發作。
恐怕待那蔡瑁歸來,這襄陽就要變天了!
劉府內堂中。
劉表昏睡與榻上,不遠處卻站著兩個人影,正是其夫人蔡氏與次子劉琮。
卻聽蔡氏說道:“今日已讓蔡中去景山報信,想來明日吾弟就能帶軍歸來,一旦歸來,則大事可定矣!”
劉琮聽得心下激動不已。
終於!
自己與兄長之爭,該是有的結果了!
心中實在按奈不住高興之情,咧了咧嘴角,頗是有些欣喜的應道:“全靠母舅支援,才能有的今日。”
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