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史慈與樂就匯合了一處,心知此戰大局已定。
如今的關鍵,已不在於到底能不能贏,而在到底能贏到何種程度。
卻聽太史慈說道:“如今那劉表必是退歸襄陽,吾欲帶麾下解煩軍追擊與其身後,你們在此繼續破敵,勿讓那敵軍收攏殘兵。”
樂就聽得當即大驚道:“子義只帶這些兵馬追其身後,只怕太過危險。”
太史慈卻道:“那劉表已被吾等殺破了膽,必是一路北歸,不敢回頭。況其輕騎而走,若帶大軍,必追擊不上。”
“吾一路追趕,其必不敢停下收攏兵。待至襄陽,不過也是殘兵。屆時公子攻城,必能消克之。”
樂就聽得知太史慈心意已決,只能關照道:“子義此去,千萬小心,萬不能輕易涉險。”
太史慈只應了一聲,就直是領兵而去,急急追趕劉表去了。
留下樂就等諸將,繼續掃平整個大營。
...
蔡瑁被袁耀一路追擊,本以為歸了大營之後就能相抗袁耀。
不想袁耀勢如猛虎,絲毫也不停歇,就直殺進了大營。
本想跟著劉表一路北歸,卻又被留下歸攏殘兵。
這怎麼歸攏?
那袁耀壓根不留情啊!
然而劉表號令,蔡瑁到底不敢輕違,只能邊撤邊收兵馬,一路落在了最後面。
正當撤北而行之時,卻見後方塵土飛揚,似有追兵而來。
蔡瑁心下大驚。
這袁耀兵馬都一路趕了數十里地了,從正午殺到了黃昏,卻還不停歇?
正是心驚之時,卻見追兵已是靠近,當先一人,正是那太史慈。
“這特孃的也太能打了!”
心中實在是忍不住感嘆了一句,蔡瑁也只能整備兵馬迎敵。
太史慈畢竟所帶兵馬不多,見那蔡瑁已歸攏了近萬人之兵。雖然各個灰頭土臉,神情沮喪,畢竟兵力數倍與自己,亦不敢輕舉妄動。
只暗自想到:“若是能斬了這蔡瑁,這軍中無將,自是不攻自破,說不得還能收歸了自己。”
念及此處,即是拍馬向前高呼道:“東萊太史慈在此,敵將敢與吾一戰否?”
這太史慈前腳才“殺”了王威,蔡瑁如何敢敵,見得那太史慈兵馬不多,只應道:“安能逞匹夫之勇,你若有膽,只來攻便是。”
太史慈麾下的解煩軍雖是精兵,卻也不是鐵人。
連續不斷的奔襲作戰,難免有些疲憊。
太史慈見蔡瑁不受激,心知不可力戰,卻還笑道:“今日就算放你歸的襄陽,待大軍而至,便是城破之時!還不如今日早降,也算早識時務。”
蔡瑁聞言,只是眼睛眯了眯,只冷言相應道:“要攻便攻,何來那麼多廢話。”
太史慈知道今日是佔不到便宜了,何況天色已晚,又人困馬乏,實在也不適合再動干戈。
無奈之下,只得引兵緩緩退去。
蔡瑁見得也不追趕,只目送的那太史慈離去,只心裡卻不由念起剛剛的一番言語。
“是啊,待袁耀大軍至襄陽,那襄陽還能守否?”
喜歡三國袁耀傳請大家收藏:()三國袁耀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