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耀曾經一度以為,這數學也歸在奇淫巧技中的一類,直到真正到了這個時代之後才發現,算數的地位是不低的。
至少儒家政權是承認算學這種學問存在的。
漢朝太學更是設有算學館。
然而地位雖不低,卻不是主流。
是以算術的發展雖然不錯,但嚴格意義上講,是當真是隻有算術而沒有數學。
不過已經是非常牛逼的了。
讀過《九章算術》,袁耀發現其中演算法之細緻,涉及之廣泛,都是自己始料未及的。
就說其在解線性方程組時早已開始使用消元法,已經讓袁耀很是吃驚了。
而當袁耀看到其中已經涉及的幾何代數化,甚至已有無窮分割的想法,當真已經是徹徹底底的麻木了。
心中差點就大喊:“那些個穿越小說都是胡謅的,什麼弄個一元二次方程就驚為天人,估計人都把你當個傻逼還差不多!”
這有些事,還得是親眼所見才是真啊!
只不過牛逼歸牛逼,缺點也是明顯的。
與幾乎同時代的西邊土地上生長出來的鉅作《幾何原本》相比,袁耀始終沒有在《九章算術》中發現嚴密的公理、公設,更別說在公理體系下使用嚴格的邏輯證明來推匯出的定理。
一切的演算法,都是以解決實際問題為目的而衍伸出的。
這當然有好處。
注重其實用性,對某類具體問題的解法或者對某類規律的歸納,能夠使人算的更快,算得更好。一切服務人民和君王為宗旨。
卻也有壞處。
沒有嚴格的邏輯證明,使得雖然總結了許多規律,但卻未能發現這些規律背後有更深一層的美學和哲學價值。
而在袁耀心裡,最頂尖的數學家,更應該向著演算法其後蘊藏的廣闊領域中再多些探尋腳步。
可惜的是在中國,有這意識還要再過千年之後。
袁耀當然想改變改變世界,也不枉自己穿越一遭。
不僅僅是改變袁術的命運,改變袁家的命運,更想改變整個世界的走向。
只不過先前忙與保命的他,實在沒有這個閒情逸致,去整這些“不務正業”的事。
而現在,當異常難得的看到一個對算術感興趣的人後,袁耀那影響世界的心,終於開始長出萌芽來了!
...
廣龍自然是龐統的化名。
這年頭只知其名,不識其人的事,那可太普遍了。
而龐統來此,本只欲滿足滿足自己的好奇心罷了。
看看這風頭正盛,又有些古怪之處的袁家公子到底如何!
只是知曉袁耀也在苦尋自己,又聽說過袁耀不少事蹟,生怕來了就走不了,這才化名廣龍來的此地。
更是本想那袁耀定不能想到自己說個算術這般冷門的學問,不想一聽自己之言,那袁耀卻是如見隗寶一般,這眼睛都快發亮了。
接著就見得那袁耀拉著自己到的案前,一把推開案上的檔案,隨後就是拿著筆墨,竟然現場就出了個算術題來!
龐統來時倒是想過不少場景,唯獨就沒想過這還能現場來出題的。
袁耀也著實不客氣,上來就來了個啟蒙算術題。
曰:“今有共買物,人出八,盈三,人出七,不足四。問人,物各幾何?”
這不過也是個簡單的方程式罷了,袁耀實在也不想弄的太難,免得一下把這廣龍給嚇著了。
也當真是為了呵護人才,操碎心了啊!
然而如此簡單的問題,自也是難不住龐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