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府。
雖說是喬老主動邀請的袁耀,但喬家兩個未出嫁的女兒自然是不會隨意拋頭露面的。
不過袁耀卻也並不在意。
這來都來了,還能跑了不成?
看著喬老頭滿臉笑容的迎著自己,袁耀也是拱手道:“喬公上回不辭辛勞,親自來的江夏戰亂之地與耀說的早旱一事,當真是心繫百姓。”
喬老聽著這話,那笑容是放的更開了。
這袁公子當真是不錯,見得自己第一面就說的抗旱一事。
他才是心繫百姓啊!
自古真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
袁耀見過喬老幾面,也稍許瞭解了這喬老的為人。
自然也能是有點套路,這不一見面,明是誇喬老,實際是誇自己啊。
卻聽這喬老說道:“老朽不過就是趕個路罷了,倒是公子,當真是為民憂慮,言出必踐,老朽當真是刮目相看。”
唉!
這喬老頭都是這麼誇自己了,袁耀也不能再自謙了。
袁耀當即應道:“若耀之憂慮能解百姓之苦,則皆足矣!”
喬老聽得連連稱讚,毫不掩飾欣賞之情的讚道:“善,大善啊!”
…
喬府的菜餚並不豐盛。
畢竟外面都受著旱情影響,這喬府雖也算是大戶人家,但依著喬老的性格,也不會鋪張浪費。
當然也不能寒酸了。
袁耀的身份放在那,真要是粗茶淡飯,那就是有些有辱袁家四世三公的身份了,這點道理,喬老還是知曉的。
好在袁耀對吃什麼當真是不講究,這關鍵還是在於和誰吃。
何況過慣了軍旅生涯,吃慣了軍營中的食物,對於喬家的招待,袁耀自是無所謂。
他可不像他那老爹,臨死了還想要蜜水。
喬老見得袁耀一副吃的正歡的模樣就更是滿意了。
直言道:“袁公子儉以養德,坐不重席。雖出生名門世家,卻恤百姓之苦,實乃吾廬江百姓之幸啊!”
袁耀卻是搖頭道:“亂世之中,更該持天下大義,造福一方之民,耀做的,還遠遠不夠啊!”
喬老聽得更是嘆道:“若世間之人皆若公子這般仁義在懷,安能有此亂世!”
哎!
也叫是這喬老沒見著袁耀在壽春的快樂生活,要不然,定是不能這麼說了。
只是現在兩人各自都頗是滿意,這酒水喝的就比較快了。
酒過三巡,二人都是喝的有些微醺。
袁耀雖未見到二喬卻是一點也不著急,一副穩坐釣魚臺的模樣。
心中篤定,這喬老頭幾次三番來尋自己定是存了些別的思慮。
果然,就聽那喬老稍是嘆了口氣,略有些傷感的說道:“也不知如今這亂世紛爭,究竟何時才是個頭啊。”
袁耀自是介面嘆道:“非是一朝一夕所能平也!”
喬老聽得也是點了點頭。
忽得舉起酒杯,自抿了一口,面色有些怪異的看了看袁耀。
卻見袁耀還是悠然自得的模樣,心下狠的一狠,直接對著袁耀說道:“老朽有番話本不該是與公子相述,然只怕今日不說,再要尋的機會,可就是難了。”
袁耀聽得心道一聲:“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