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來這劉繇雖在整個三國之中雖然不顯山露水,卻到底是割據一方的諸侯,不可輕視。二來還是因為太史慈。
個人的武勇在戰場上重要嗎?
或許在大規模的集團軍作戰中,個人的武勇會顯得微不足道,但在某些時刻,個人的武勇往往會對戰爭的結果有直接的影響。
突破,斬將,護衛,殿後。
若是自己一場突襲直接就遇到了太史慈,很有可能被其生生截斷,屆時陷入其中,反而不利。
所以關鍵還在這太史慈身上。
可自己又沒有小霸王這武勇,如何是好?
思量再三,袁耀決定還是冒險一次,以期速戰速決。畢竟現在只是初冬,若是真正入了冬,可真是不好打仗了。
說是冒險,其實對袁耀不過也只有一絲絲的危險,畢竟袁耀這麼惜命,哪能真把自己置於險地。
只聽袁耀對著眾人說道:“諸位,我欲使一離間計,以叫那太史慈無用武之地。”
眾人一聽,也是各個全神貫注以待下文,只是這越聽臉上越是怪異,直到最後繞是周泰也忍不住讚歎道:“主公真算是妙計頻出,吾當真佩服!”
眾人皆是點頭贊同,只有樂就雖是贊同亦有不解。
要說這些人之中誰認識袁耀時間最久了?
那妥妥就是自己啊!
只是看著眾人各個傾佩的臉龐,怎麼感覺自己才是最看不懂公子的那個?
這還是自己認得的那公子麼?什麼時候變得這麼厲害了?
好像這一切的變化都在我樂就眼皮底下發生的啊,只是到了今日,才是真真切切覺得公子當真算是今時不同往日了。
罷了,總是好事一樁。
袁家之福啊,主公之福啊!
…
袁耀不知道樂就的心裡變化,知道也顧不上這打醬油的角色。
次日一早,他就帶著張遼,周泰,蔣欽這三個軍中最強戰力,又引了十數騎精銳,往嶺上而去。
對面劉繇軍的斥候立有所覺,立馬去找嶺下的劉繇彙報。
“只有十數騎?那可是良機啊!主公,讓我領百騎,去把那袁耀捉來!”
聽得斥候彙報,劉繇還未開口,邊上一將,背上負著雙戟,手持一把長弓,搶先說道。
劉繇心中暗自不喜,只是應道:“子義,你還年輕,不識兵法,那袁耀必是誘敵之計,吾等不可輕動。”
這說太史慈年輕,實際上也是不小了,甚至比起張遼都大了三歲,比起袁耀,那快要年長近十歲了。
只不過在劉繇眼裡還是個年輕人,頗是不被重視,屢次請戰,皆以這年輕的理由給是拒絕。
心下惱怒,又覺是天賜良機就這麼錯過實是可惜,極為不服,竟是自行就往那嶺上而去。
劉繇知曉只是輕笑一聲道:“年輕人自以為是,且讓他自去吃點苦頭罷了,不用管他。”
喜歡三國袁耀傳請大家收藏:()三國袁耀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