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一個癩和尚的笑容怎麼說來都不應該是美麗的,但是觀世音所化就是不一樣,她的笑容寧靜祥和充滿了對萬物的慈愛之心,哪怕是最惡毒的人見了都能感到寧靜。
而當她顯露出真身,偏殿很快就跪倒了一片。
一身素色羅袍,繡帶無風輕飄,祥光瑞氣匯聚於身,眉心一點硃紅,雙目似星,眉如小月,手託玉淨瓶,瓶中柳枝青翠欲滴,正是雕像一般的摸樣。
觀世音菩薩本就是佛家之中最為人所熟知的一位,在場大半都是僧人,怎麼可能認不出來她來呢?
而且只是瞧一眼,便能明白這是真正的觀世音菩薩,絕非假貨。
在場站立著的除了漂浮狀態的觀音,也就只剩下司命與宇文拓了。
司命自然是不會去參拜,宇文拓是神器轉世,實力本就如同仙人,他與佛家並未關係,自然也不會去跪拜觀世音。
觀世音在偏殿之中講佛經三日,那些個和尚自然是聽得如痴如醉,司命想著觀音菩薩好歹也是比較強力的佛之一,也就在旁邊聽著,只是神色始終平靜,絕無那些僧侶的狂熱。
結果讓司命有點失望,因為觀世音真的就是在講佛家真經,和她期待的大道真理完全不同。
所以說怎麼能期待觀世音在普通人面前講道能講出鴻鈞老祖的水準呢?
果然是期望值太高的錯。
三日之後,觀世音飄然離去,那些個和尚方才如夢初醒,見了一次觀世音,他們的向佛之心更加虔誠,尤其是玄奘。
西行取經已經被他看成了高於生命的使命感。
如同唐僧對司命這個新鮮出爐的義母心裡有些隔膜一樣,司命對這個剛剛才來的義子感情大約還不如從未見過的大聖。
畢竟大聖伴隨成長,電視電影裡面的形象從來都是高大上,與之比起來,唐僧似乎都只是個配角一樣。
取經是大事,司命動了崆峒印為玉璽寫取經文牒蓋章。
如今唐僧好歹也是女皇義子,自然不能太過寒酸,須得派人護送,靜念禪院也派了人,是院中有數的高手。觀音出現在西行前的水陸道場之上,他們也覺得必有深意,若不是因為聽了觀音講經,寺院之中好幾個高手都閉關了,人控排更多。
司命不願丟了顏面,考慮之後,便讓寇仲帶了五十名左右弓箭嫻熟,且精通野外生存之道的騎兵,不是不願意帶更多的人,而是這次實在是路途遙遠。人數太多的話,光是沿途補給都是大問題,有些地方很偏僻,即便是在大唐境內,也未設府衙。
而且唐僧將要遭遇的並非是人禍,他要面對的可是妖魔天災,一不留神就可能死傷。
寇仲如今已經是大將軍了,雖然隋唐之間的歷史早就因為司命而變了個摸樣,但是他還是一路驚險奇遇連連成為了天下有數的高手之一。
以他的身份本不應該當唐僧的護衛,不過司命給他下了密詔,他思索之後還是答應下來了,當然不排除最近他和宋玉致的孩子處在叛逆期,他快被煩死了,所以想找點事做的原因。
司命贈與唐僧的金錢也有許多,哪怕修行之人本該清苦,但她高興。
唐僧原本是想辭了,不過有一句話不是叫做長者賜不敢辭嗎?哪怕他是個六根清淨的和尚,也得是個華夏子民,知道這長幼尊卑。
一個良辰吉日,司命親自相送,唐僧就這樣帶著一群人踏上了西天取經之路。
——————
觀世音早已安排好了一切,只是小白龍吃白馬的時候,被唐僧所帶的兵馬射中,又被寇仲一刀砍到稍微有點意外,還有高老莊的豬八戒顯出原型差點被砍,又後面沙和尚因為涉及多樁命案被壓入了地牢關了一陣子,最後因為找不到多年前死者的身份又在某種神秘力量的幫助下,只能不了了之。
因為近些年大唐出現的妖魔不在少數,寇仲所帶的精兵和靜念禪院的武僧都有應對妖魔的經驗,只要不是太過強力的妖怪,他們都應付得來。
不過後面,各種稀奇古怪的妖怪多了起來,手中又有法寶,自身實力也不弱,他們應對起來就難了些。
好在還有孫大聖。
他作為團隊第一戰鬥力,除了會被法寶坑,偶爾很奇怪的不怎麼出力之外,完全是唐僧性命的保證。
關於唐僧肉在妖魔之中廣為流傳,而寇仲等人也是清楚,不過他們可不覺得吃人就能長生不老。寇仲知道的事情多一些,認為這絕對是誤傳,也許是有人以為女皇身上那可以讓人長生不老的神器崆峒印在唐僧這裡。
唐僧又不是崆峒印轉世,怎麼可能吃一口就長生不老呢?
不過有時候寇仲也覺得說不定唐僧肉的確能讓人長生不老,不然為何唐僧總是被那麼多女妖怪還有凡人女子糾纏上呢?
當然,也有可能是唐僧乃是大唐女皇義子的身份惹出來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