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幾年,司命登基,成為大唐第二位女皇。
剛開始登基的時候,司命的事情還是比較多的,但是幾番努力完全收攏了權力之後,她的時間就多起來了。
畢竟司命也不是那種事必躬親的性子,時間很長,所以足夠她一點一點的開始調整朝廷的格局,重新分割各個大臣的權力,當然,更為關鍵的是完善好科舉制度,選拔好人才。
原本武則天治下的大唐就幾乎能稱得上是盛世,加上她帶來的各種先進技術,引進的穀物,百姓的生活越加富足,也有了閒時餘錢,是以能夠讀書之人也越來越多。
司命在各地新建教學場所,不管是幼學府學一步一步全部到位,太學更是繁榮。
這樣自然會湧現出各種人才,而改革官僚制度,增添各種崗位,將事務細分下去,保證國家進一步發展的同時,更是能省去司命不少功夫。
到了現在,司命幾天不上朝也沒什麼大問題了。
忙到現在,她也是終於有時間能繼續關注江湖之事。
然後,司命發現,就在半個月前,謝雲流跑去東瀛。
別啊,雖然如果純陽掌教是你而不是李忘生的我的確會感覺挺彆扭的,但是你幹嘛去東瀛?
難道就這般不信任我?
原來劍三的劇情,謝雲流是因為李隆基與太平公主發動政變,逼迫李重茂退位,謝雲流因為和李重茂是摯友被認為是一夥的,這才遭到朝廷的追殺。
然後呂洞賓讓謝雲流出外避風頭,他又聽錯了,以為師傅要拋棄自己,擊傷呂洞賓,落荒而逃。
這樣欺師滅祖的行為是江湖上的大忌,謝雲流在被黑白兩道追殺的他一路東逃,不得已才逃去了東瀛。
現在自己所控制的朝廷是絕對沒有對純陽下過什麼交出謝雲流的命令,而除了朝廷如今有什麼勢力能夠逼迫得了純陽呢?
而且謝雲流自那次名劍大會之後,雖然不勤,但是的確是會來洛陽看自己的。這麼多年的感情下來,又是叫著姑姑,真要出了問題,他居然不來找自己,而是選擇逃走。
司命頓生不悅,不過她也知道事情恐怕沒那麼簡單,馬上又命人去查,沒多久她就清楚了謝雲流逃亡的來龍去脈。
她的確是沒有下過交出謝雲流的命令,但是讓謝雲流逃走的原因的確是皇權。
而出手的居然是她一個不爭氣的女兒。
司命拿著情報的時候,一臉扭曲。
她已經許久沒去管過自己的那些兒女了,特別是已經嫁人的女兒,不過有些事情她的確是知道的,比如因為她與武則天都是女子之身登基,所以雖然她有兒子,但是幾個女兒也被看做了皇位繼承人,看好她們的比看好她四個兒子的都多,如今也是掌握了不少的權力。
許多女人擁有了權力都無法控制好自己的慾望,斂財奢華是其中一方面,養了許多男寵又是一項。
司命素來是不去管這些的,所以她的女兒之中有一個就越加無法無天。
謝雲流從小出入公主府,大了也會來皇宮幾趟,司命的幾個兒女很早就認識他的,雖然他們大部分人懷著的都是幾分嫉妒,弄不明白明明只是一個道士為什麼能得到母親的喜歡,偏偏有一個人卻生了愛慕。
謝雲流的確算得上是一位美男子,英氣勃發,風采不凡。
司命的那個女兒看上了謝雲流,不過她並沒有對司命說,最開始甚至也沒有對謝雲流有所表示,而是後面權勢越大所擁有的勢力越多的時候,她才出手。
司命已經不知道怎麼說這個名義上實際上似乎都是自己女兒的人了。
她設了個坑直接坑了謝雲流,希望謝雲流從了她,不過謝雲流性子是有幾分高傲與叛逆,怎麼可能答應?不小心就傷了公主。
他也並非與司命生疏,原本是打算過來請罪的,又是聽錯了話,誤以為師傅恐懼皇權要將他交予公主謝罪,憤怒中帶著幾分慌亂傷了呂洞賓,然後就逃了。
司命有點無奈,然後馬上修書一封發給純陽,再命人如同往年一樣給純陽賞賜,其中還明確李忘生和謝雲流的一分。
然後那個女兒呢,也是叫進宮中,一頓責罵,禁足半年。
只是東瀛路遠,訊息恐怕一時半會傳不過去。
因為這件事情,司命的心情很受影響。
她很鬱悶的對帶著徒弟來皇宮做客的公孫大娘與公孫二孃抱怨道,“兒女都是債啊。”
皇帝說起兒女的不孝,這是許多大臣最不敢接的話。
不過在這裡的不是他們。
司命的這句話惹得二孃一笑,“你說兒女指的是雲流還是你那女兒?”
“我瞧著你對雲流的確比對你女兒上心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