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早就有火炮,但是因為各種技術限制又沒有形成統一的規範,使用起來經常是傷己不傷人。
司命手上的三門火炮,是她一控制成都王,就馬上動用財力開始鑄造的。
經歷過澳洲,司命手上適合這個時代的火炮圖紙從來都不少,只是鑄造還是十分麻煩,將近四個月的時間,三十多個工匠只造好了三門,耗費的錢銀足有上萬。
三門的確很少,司命也只能將就著用,比起殺敵,更重要的是震撼敵軍。
這些火炮都是輕巧形的,幾匹馬拉著就能到處亂跑。
司命造出的這幾門火炮比這個時代所有火炮的射程都遠,彈藥也是特質,開轟,不管其他,反正效果是一流的,張獻忠的整個營地起了火光,士兵們不斷逃竄。
司命覺得差不多了,沒有選擇進攻,而是故意引張獻忠的軍隊追擊。
逃跑路線當然也是計算好的,正是一條水流還算急的河邊。
還沒有從炮火中清醒過來的敵軍又享受了一次河水的洗禮。
有河作為依仗,這一戰自然就好大了,就算沒有人數優勢,最後張獻忠也只能敗退。
比起傷亡更加恐怖的是軍營之中的輿論。
炮火晚上沒有人看清,就有傳聞說是有一頭巨大的火龍在不停的朝著營地噴火。河邊那場戰是打到凌晨的,水龍是大部分人都看到了的,有了這個對比,火龍的傳言自然也就似模似樣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因為這一場敗仗,張獻忠的軍隊時期頓時跌入谷底,軍隊人心惶惶,已經有不少人想著逃竄了。
他們的對手可不是人,那是可以放出火龍和水龍的。
他們怎麼打?這是在遭天譴啊。
事實上,火炮張獻忠是見過的,雖然那火炮的攻擊頻率和殺傷力和他以前遇到的火炮完全不是一個等級,但他還可以很鎮定的指揮部隊攻擊來犯之敵,心裡還在思索把火炮收繳了之後,自己應該怎麼用。
但是後面——那水龍,張獻忠的確是前所未見,他心裡也直打鼓!
然後終於有人跟他報告一件事情,他那支本來也是派出來圍攻成都的軍隊已經被滅,他的後方重慶也被奪走了。
而做出這一切的就是剛剛打敗他的那支軍隊。
領兵的是個女人,崇禎的九公主長平公主。
他心裡其實有些不信鬼神,如果這長平公主真的能呼神喚鬼,那崇禎怎麼死了?
但有事情親眼所見,心裡懷疑又是什麼和火炮差不多的手段,但是究竟是什麼,他又不知道,自然也就不能給士兵解釋清楚。
成都城內本來都要放棄的,但是一看又援軍,又得到了訊息,援軍還直接把張獻忠的重慶給搶了?
大有可為啊!
士氣重新振奮。
李自成可以打輿論戰,司命當然也可以。
農民軍最可怕的一點就在於,內部的瓦解,“開城門迎闖王”這種事情的確有不少人做過。
所以在還未開戰之前,司命就提前開始把張獻忠妖魔化,帶著軍隊□□擄掠無惡不作,搶奪百姓的糧食,然後殺人放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