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命讀書的時候,曾經有段時間很好奇那些明末官員們的頭腦,按道理說這些官員都是科舉考上來的,應該是這個時代最有見識也最博學的人,所以覆巢之下無完卵這句話他們絕對知道。
既然知道,那麼為什麼在北京城將破之前,崇禎丟下一切顏面放下皇帝身段只為籌集軍資,而滿朝文武卻不是哭窮就是裝瘋賣傻?
這最後一次籌集軍資,崇禎只得到了二十萬兩。
其實答案非常簡單。
這些不肯捐錢的人不過是早就做好了改朝換代的準備。
他們的想法就是:他們是讀書人,是大明最有能力的人,一個泥腿子打下來天下,想要坐穩江山當然要靠他們。
十分傲慢的想法,不過在當時京城之中許多官員都是這樣的想法。
大明只是朱家的大明,不是他們的大明。
改朝換代於他們有什麼關係,管皇帝是誰,管國號是什麼,他們只要繼續坐擁萬貫家財做自己的官就好了。
呵呵,最後的結果呢?
李自成攻下北京城之後,以酷刑逼迫,又大肆殺虐,從他們身上敲出了七千多萬兩白銀。
這件事情別的不說,至少是讓司命充分明白了大部分明朝高等知識分子是什麼貨色。
所以越發堅定了她要做某件事的決心。
李自成為何得民心?
他真的有為老百姓做過什麼嗎?
其實不過是一句童謠“殺牛羊,備酒漿,開了城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以及很多地方的百姓的確是被逼得沒辦法了。
司命缺錢,更缺糧,還缺武器。
最快弄到這些東西的辦法是什麼?
造?
就算司命又這個技術,她也沒這個時間。
一個字“搶”!
沒錯,就是搶。
當然你還需要給它取上一個好聽的名字,把它包裹得富麗堂皇。
第一招是籌集軍資。
對,就是崇禎前不久才玩過的那一招。
成都王請了成都所有的富戶,然後司命登場,以國仇家恨為名要所有人捐軍費。
當然,也不是白捐,只要捐了軍費就能獲得保護。
那些富戶們不知道所謂的保護是什麼,對於這件事情,他們唯一的感覺就是,訛錢的來了。
一點不給不像樣子,畢竟有個美貌如花的公主在一旁,但是真的要他們捐很多,那更是絕對不可能的。
所以這些家中良田不知道有多少的傢伙,一個說出幾十兩,一個說要出一百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