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次的目標是,如果無法獲得華夏沙漠大豆種植技術,就需要獲得華夏沙漠大豆的採購權,讓他們能夠繼續經營在華夏的大豆加工廠。
同時獲得將華夏沙漠大豆向外輸出的經營權。
只是這樣的話,四大糧商就幾乎完全失去了大豆的主導權了,在源頭上被華夏卡住了脖子。
但是也好過於完全失去大豆的經營權,還能有利可圖。
雖然第三個目標已經列出來了,但是並沒有被四大糧商放在心上,他們並不覺得事態的發展會到這一步。
而他們的信心就來自於掌握的華夏七成的大豆加工產能。
根據四大糧商對中儲糧的食用油儲備評估,中儲糧必定堅持不了多長的時間。
雖然中儲糧的實力很恐怖,但是華夏的人口數量也很恐怖,每天對食用油的消耗量都是一個天文數字。
所以,他們現在要做的就是等,等到中儲糧彈盡糧絕的那一刻。
雖然這樣做會讓他們自己也承擔不小的損失,但是與將來所能夠獲得的回報相比,這點損失就微不足道了。
四大糧商已經停產和停止向華夏市場供應食用油一個月了。
而一個月過去,四大糧商也並沒有等來他們想要的機會,雖然華夏市場上的食用油價格出現了波動,上漲了一些,但是總體來說還算穩定。
而這一切主要是依靠中儲糧源源不斷的向市場供應儲備食用油的功勞。
同時,由國企、林凡以及王家還有另外的小部分本土資本控制的大豆加工企業的三成大豆加工產能這段時間也源源不斷的進行著大豆加工。
向中儲糧分擔了一些壓力。
但是,即使有這三成的產能,中儲糧面對的壓力依然巨大,儲備的食用油每天都在以極大的數字在消耗著。
如果繼續下去的話,中儲糧的儲備食用油也堅持不了多長的時間。
幸好,到六月份的時候,騰格沙漠的四千五百萬畝大豆已經成熟可以收割了。
總計收穫了2250萬噸的改良大豆,一邊收割一邊源源不斷的運往分散在各地的大豆加工廠,將之前的大豆替換掉。
有了含油量比其他大豆高一倍的改良大豆的替代,憑藉三成的大豆加工產能生產出了能夠滿足華夏市場六成的食用油需求的產量。
讓中儲糧的食用油供應壓力大幅度減小。
但是,經過前後三個多月的消耗,即使期間獲得了一些補充,現在中儲糧的儲備食用油也很緊張了。
主要是因為這期間四大糧商停產停止供應並且還在背後推波助瀾,造成了市場恐慌,不少人爭相搶購食用油進行囤積,導致中儲糧的食用油儲備比原本的預計消耗的更快了。
為了應對這個情況,幾方聯合商議想辦法在現有的裝置上進一步的擴大產能。
還好因為四大糧商停產,導致了大量的熟練工人在家待業,於是在吸納補充勞動力後。
將原本的三成產能硬生生提升到了四成,生產的食用油能夠滿足市場上八成的需求。
有了這個基礎,就有了與四大糧商打持久戰的資本和信心。
喜歡我提前退休了請大家收藏:()我提前退休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