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市地形以丘陵為主。
鮮有平坦的地形。
而土地也均為貧瘠的坡地為主,不僅農作物產量低,而且全靠人力耕種。
林凡還記得,十幾年前自家還在種地的時候,自家土地裡一年的產出只能夠自己吃的,還要靠打零工掙錢買肥料。
投入產出比很低。從十年前開始,烏市就在推進退耕還林,因為經濟發展,到沿海城市打工掙錢相比在家種地更划算一些,退耕還林推進也還比較順利。
農村家家戶戶也只留下了少量的一些土地種菜供留在老家的老弱食用。
雖然退耕還林種植的都是一些經濟樹木,比如藥材、果樹、板栗樹、竹子之類的。
但是效果並不好,一方面是成長年限比較長,另一方面是這些經濟作物所產出的價值也並不高。
所以,農民們並不能從其中獲得多少經濟收益。
很多家庭的主要經濟來源還是靠年輕一輩外出務工掙錢。
這也帶來一個很尷尬的問題。
在老家沒多少掙錢的機會,只能外出打工掙錢,導致一家人常年分別。
如果一家人想要常年團聚在一起,就只能將留在農村老家的人接出來。
可是在外靠打工也掙不到多少錢,根本難以在外買房子安家。
對於他們而言,目前的狀態只是生存而不是生活。
林凡希望自己能夠力所能及的幫助這部分人,讓他們能夠一家團聚,實現真正的生活。
能夠在生養自己的土地上一家人安居樂業。
截止現在,林凡透過瓊漿玉液改良的蘋果樹以及土豬,已經憑一己之力為烏市五六千戶農民提供了比較好的經濟來源。
其中包括兩千戶果農,以及三千五百戶養殖改良土豬的農戶。
但是,烏市有五百多萬人口,其中有三百萬左右的人口生活在農村,這些人口也差不多是生活在全國的最底層了。
這三百萬人口至少也有六七十萬戶人家,
而林凡現在也只是惠及了其中不到百分之一的人口。
任重而道遠啊,況且,放到全國來看,這個數量更加恐怖。
改良土豬的事,林凡明白不能讓很多農戶去散養賺錢,這不是一個長久之計。
隨著改良土豬的繁殖,規模不斷擴大,即使林凡不限制價格,也會在未來幾年時間內就普及到全國,價格也會回落下來,無法讓他們長久的從其中獲得比較好的收益。
而烏市的地形和土地也不合適耕種。
只有從果樹這類經濟作物上著手,讓他們每年都能夠從其中獲得穩定的比較客觀的收益,足以保證他們一家的幸福生活,才是長久之計。
既然現在瓊漿玉液的產量有所提升了,林凡也計劃讓更多的農戶從中獲益。
現在烏市種植蘋果樹的農戶一共只有三千來戶,其中還有兩千戶果農的蘋果樹已經完成了改造,剩下的一千戶農戶合計的七萬棵蘋果樹也只需要七十滴瓊漿玉液。
明年,林凡計劃再投入至少一半的瓊漿玉液用於培育冰糖蘋果樹。
以每戶農戶種植七十棵蘋果樹來看,除了剩下的那一千戶果農,還能再讓五千戶農戶種上蘋果樹。
這件事和沈離商議後,決定還是由沈離出面以熙熙果業的名義來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