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林凡在上關鎮的養豬廠裡還有張河5的股份。
原本林凡打算與車老大合併後繼續給張河在新公司裡留5的股份的。
不過被張河拒絕了,自己之前與林凡合夥的時候的投入也不過二三十萬,林凡的新養豬公司現在至少也價值三四個億,5的股份相當於兩千萬了,而且可以預見今後還有無限的發展空間。
張河不心動是假的,只是還是忍住了這份誘惑,不想佔這份便宜。
最後只接受了1的股份,相比之前同樣也賺了近十倍了。
組建的新養豬公司,由車老大負責具體經營,張河負責技術。
關於朱大富的養豬廠收購事宜,林凡就全權交給車老大去辦了。
朱大富的養豬廠光是固定資產就價值三億左右,而現在養豬廠中還有二十萬頭大小不一的洋豬,至少也價值五六個億。
現在是無論如何以林凡和車老大的財力也無法盤下來的。
經過與市政府協商,林凡這邊可以只買下固定資產,而不用買下那二十萬頭豬。
但是經過一番協商後,林凡這邊先行支付三億的購買固定資產的費用,市政府用這筆費用繼續維持養豬廠的運轉。
陸續的將養豬廠裡的二十萬頭洋豬養大出手,為期三個月,三個月之後將養豬廠完全轉交給林凡。
雖然先行支付了費用,但是林凡與車老大也並不吃虧。
因為朱大富的養豬廠光憑固定資產其實不止三億,多出的部分政府就當給林凡的補償了。
時間一晃過去了四個月。
林凡現在已經擁有了有五百頭一代成年改良土豬母豬,五千六百五十頭成年二代改良土豬母豬,六千五百頭三代成年改良土豬母豬。
以及五千頭二代改良土豬母豬豬仔,六千五百頭三代改良土豬母豬豬仔。
之前分配給村裡的五百頭三代改良母豬如今所產下的一萬頭四代改良土豬母豬也已經成年了。
不過其中的五千頭四代改良母豬並不作為種豬繼續繁衍,而是直接作為肉豬。
所以,現在村裡一共有一萬頭可以直接向市場供應的改良土豬了。
雖然過去了四個月,但是林凡的養豬廠目前能夠提供的改良土豬肉依然只能供應大山縣所需,以及滿足烏市其他區縣的小部分需求。
從改良土豬肉上市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大半年了。
而改良土豬肉的訊息已經從烏市擴散到了整個雲省甚至整個華夏。
畢竟其肉質堪稱與世界頂級牛肉和牛肉有的一拼。
讓無數人對於改良土豬肉趨之若鶩,但是一片難求。
雖然林凡只是在大山縣以及烏市其他區縣上市改良土豬肉進行零售。
但是改良土豬肉已經被黃牛們帶到了華夏各地,只是僅限於那些有錢人可以享受到。
只有極少部分華夏各地非常頂級的餐廳可以搞到很少量的改良土豬肉向顧客提供。
改良土豬肉已經成為了這些頂級餐廳的一塊攬客招牌,想要吃到改良土豬肉還要預約排隊才行。
這幾個月林凡向大山縣和烏市其他區縣提供的改良土豬肉只有小部分是真正的被當地人吃到了肚子裡去。
而大部分都被黃牛們倒賣到了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