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林凡的提議,張河爽快的答應了,但是拒絕了林凡要給自己股份的提議。
林凡還想做個甩手掌櫃呢,今後也不打算把自己捆綁在這個養殖公司上。
討價還價後,張河只接受了養殖公司5的股份。
萬事俱備,當前首要的任務就是全力收購土豬母豬,越多越好。
至於種豬,倒是不需要很多,直接從改良母豬產下的豬仔中培育就可以了,還有多的。
現在成規模的專業養豬企業基本不會養土豬的,只有在農村的一些地方和一些散戶養殖戶會養一些土豬,而土豬母豬更是稀少。
經過一個月的收購,張河幾乎跑遍了整個烏市,也只是蒐集道了不到一百頭土豬母豬。
加上之前改良母豬生產下來的五十頭母豬豬仔,現在也長大了,可以進行配種生產了,林凡一共有了一百五十頭土豬母豬。
不過,現在新的問題又來了,以張河家的養豬場也只能容得下兩三百頭豬。
這一百五十頭母豬下一批可就能產出三千頭豬仔了,遠遠不夠用。
如果直接新建養豬場的話,不僅時間上來不及,而且投入也大。
最好是直接找個現成的。
恰好在這時,張河給林凡帶來一個好訊息。
鎮上的那個養豬場因為缺乏資金,運轉幾乎陷入了停滯,正準備向外出售找人接盤。
但是這個養豬場不是朱大富建的麼?以朱大富的財力還不至於如此吧?
隨後透過與鎮鎮府溝通,林凡才瞭解到其中的關竅,造成這個養豬場目前的困局還是在林凡的身上。
上關鎮其實從地理位置上來講並不算好,而且本身人口就不多,鎮上也只有萬把人,農村的都是自家養豬,消耗不了多少。
而且這個養豬場也只是借了朱大富養殖公司的名頭,朱大富在其中只佔據了10的股份。
剩下的,羅傑佔據了60股份,洪三佔據了5的股份。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還有鎮政府佔據了25的股份。
這個養豬場本身就是朱大富的一種政治投資。
主要是為了與羅進搭上關係,為自己提供一些方便。
也能成為羅傑作為一名鎮長的政績,還能讓羅傑持股得到實際利益。
這座養豬場修建的大部分費用還是朱大富出資的。
而隨著羅傑一家事發,這個養豬場的股份也被沒收。
隨著羅進倒臺,為了撇清和羅進之間的關係,朱大富乾脆將自己手裡的10的股份直接贈送給了鎮政府。
而鎮政府又沒有這麼多資金和渠道來經營這個養豬場,導致了現在的經營困境。
至於洪三那5的股份,因為羅傑事發,作為羅傑跟班的洪三自然也受到了牽連,所有來路不正的財產也被沒收,洪三本人也進去和羅傑作伴了,共享福,同患難。
世間種種,皆有因果。
瞭解了前因後果後,林凡也不由感嘆道。
這個養豬場規模還不錯,能同時容納養殖一萬頭豬,暫時可以滿足林凡所需了。
既然有個現成的這麼好的機會,林凡決定將這個養豬場盤下來。
有人願意接這個爛攤子,鎮政府自然欣喜不已。
這樣不僅能收回投資損失,還能為鎮裡保留一個不錯的專案。
經過商議後,林凡花了一千萬盤下了這個養豬場,包括了地皮。
喜歡我提前退休了請大家收藏:()我提前退休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