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中考的時候,林凡發揮失誤,距離市重點高中還差1.5分。
林凡本打算在縣裡的普通高中就讀,這樣還有獎學金拿。
但是林凡父母不同意,要林凡去烏市另一所民辦高中就讀,也是一所重點高中。
但是差的分數除了正常學費外,還要每學期多交2500元的費用。
本來正常學費就要比官辦學校貴了,加上生活費,每年就要兩萬多。
當時的物價還沒現在這麼膨脹,況且林凡家裡還是種地為生,光是第一個學期的學費都湊不齊。
為了給家裡減輕負擔,林凡堅持要到縣裡高中就讀,這樣加上獎學金和補助,要少花很多錢。
可是林凡的想法被父母嚴辭批評,堅持要送林凡去民辦重點高中就讀。
因為縣高中的升學率太差,每年高考能上一本的學生只有個位數,上本科的學生也只有兩位數。
而重點高中能考上一本的能有一半,只考上專科的寥寥無幾。
兩者相比差距巨大。
林凡拗不過父母的堅持,最終去了民辦重點高中。
第一學期,家裡拿出了全部積蓄,還借了一點湊齊學費和第一個月的生活費。
為了支援林凡後續就讀的費用,父母放棄了繼續種地。
到同縣的另一個鎮收廢品掙錢。
剛開始的時候,還要上山下鄉,全靠背,每天走幾十裡。
因為鎮上還有其他收廢品的,鎮上的市場已經被瓜分完畢。
經過不懈的經營努力,在鎮上也逐漸的有了一部分市場,鄉下的人家也有了聯絡方式可以自己送過來,才稍微輕鬆一點。
但掙來的錢也只能勉強夠林凡上學的費用和家裡的生活開銷。
幾乎沒有什麼積蓄。
林凡深知父母掙錢的辛苦,讀書也很努力。
因為分數不夠每學期需要繳納的額外費用學校也給了激勵政策,如果每學期期末考試能考進全年級前25,下學期的這部分費用就可以免掉。
第一學期剛進學校的時候,全年級800號人,林凡的入學成績排在700多靠近800了。
經過一學期的努力,林凡第一學期期末考試成績在全年級一百多名,成功的免掉了這部分額外費用。
以後的每學期,林凡都考進了前25,免掉了後續所有的額外費用。
高中和大學,林凡上學一共花了十萬多。
直到林凡大學畢業後,家裡的負擔才輕鬆一些。
好不容易上了個大學,剛畢業的時候,林凡沒有聽取父母的意見回老家考公務員事業單位之類的,一心想在外面打拼出一片天地出來。
但是事與願違,經過幾年的掙扎,林凡還是沒有實現自己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