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不韋果然按照秦川的吩咐,打造出了一柄鉤鐮槍。
而與此同時。
秦川要傳授槍法的訊息也已經在秦軍大營之內傳開,諸多文臣武將齊聚城西軍營。
就連秦王嬴異人,也親臨現場,足見對於此事的重視程度。
呂不韋等人是先到的,甚至嬴異人和嬴政,也比秦川到的時間更早。
一群人都在軍營之中等候,此時邊境傳來的軍報,也絡繹不絕的傳入了嬴異人等人的耳中。
呂不韋嘆了口氣,有些無奈的說道:
“邊境接連敗北,這幾日,又傷了不少銳士,趙軍見我秦軍不應戰,便辱罵大王、辱罵秦國,我軍將士氣不過,衝出軍營,結果中了趙軍奸計,死傷慘重。”
嬴異人木訥。
這群士卒還是磨礪的太少,趙軍若想罵,就任由他罵去,反正嬴異人身上不會少一塊肉。
還沒聽說過哪一國不靠實戰,光靠嘴皮子便打贏的。
倒是可惜了那些熱血澎湃的年輕生命!
“他們也是為了寡人的名聲,這些人一定要厚葬,前線形勢如此危急,而我們能夠依託的,就只有先生啦。”
東出大業,任重道遠。
自從回了秦國,嬴異人便覺的肩膀之上的擔子一天比一天重,他壓力大的每天睡不著覺。
秦國不能跨。
在嬴異人的手上,大秦至少要滅掉一國甚至兩國,給政兒即位,提供一統天下的基礎。
可目前來看,距離嬴異人心中的目標,還是相差甚遠。
“大王,不知道先生這鉤鐮槍法,到底能不能破了重甲連環馬陣,若是破不了,我大秦士氣一喪再喪,前軍將士們很有可能潰不成軍啊。”
這並不是在開玩笑。
如果一支軍隊接連吃敗仗,那麼將士們的內心深處是沒有信心的。
沒有了士氣的軍隊,就是一群行屍走肉而已。
“要相信先生,先生既然能為大秦做那麼多有用之事,我們就該將前線將士們的性命,放心的託付給先生。”
“大王所言甚是,是微臣多言啦。”
事態已經如此,秦國王廷自然是要君臣一心的,對於自己方才說的話,呂不韋有些懊悔。
不該說這麼多!
被有心人聽了去,自然以為他是在離間大王和秦川之間的關係。
若是起了風言風語,自己的名聲受損不說,還會令群臣議論紛紛,甚至人人自危。
此時,以嬴異人為首的秦國眾人都在等候。
竟然連大王都如此耐心的等待,也沒有人去催秦川,他們知道,先生一定有事耽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