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天氣轉暖,轉眼之間科舉考試的日子終於到來。
這是大秦的第一次科舉,所吸引的目光注意力,甚至比當年秦孝公求賢還要多。
一大清早的,秦廷各相關機構都開始腳打後腦勺的忙活起來。
為了避嫌,秦川全程不參與跟蹤科舉考試的程序。
可對於秦王嬴異人而言,這是才選賢任能的好機會,因此格外看重。
這才讓丞相府出人監考,呂不韋自然而然的成為了主考官。
呂不韋這個人,雖然追名逐利,但是他對嬴異人,也是真心實意的忠誠。
尤其對於這種大事,呂不韋當然不敢怠慢。
自對周王室一戰開始,呂不韋不管是威望還是聲望,都蒸蒸日上,為朝野所敬重。
用自己最為器重之人做主考官,學子們也看到了嬴異人的重視態度。
距離開考還有一個時辰的時間,呂不韋帶著一種遴選好的考官入了章臺宮側殿。
嬴異人起的也是格外早,感覺神清氣爽,微微笑道:
“此次科舉考試,乃我大秦首次以考試選取人才,可謂開天闢地,諸卿一定要嚴肅應對,遴選人才為我大秦所用,以免有人投機取巧、魚目混珠。”
眾人皆不敢答話。
唯有呂不韋輕聲回應道:
“大王放心,一切都已準備妥當,此次科舉考試來的人,勝過天下所有君王求賢之規模,波瀾壯闊一般,天下計程車人,無不希望藉助科舉一步登天,成為大王的臣子!”
嬴異人微微一笑,表情和藹。
一想到未來大秦可用之人不計其數,喜悅便再也掩蓋不住。
呂不韋卻突然露出擔憂的表情,嘆了口氣說道:
“大王,渭陽君下罪,嬴姓氏族中出現了許多不和諧的聲音,似乎攢足了勁頭想要對抗科舉。”
嬴異人盯著呂不韋道:
“嬴姓氏族一直不願接受,這也無可厚非,畢竟科舉制堵了他們進入朝堂的捷徑,可若是他們要趁機作亂,襲擾考場的秩序,寡人相信他們也是不敢的。”
渭陽君的下場前車之鑑!
那等高官都難免責罰,更別說他們這些地位不高,且對於嬴異人來說可有可無之人。
如果不是投胎投的好,生在了嬴姓,他們或許這輩子都無法得到王室垂青。
“此番科舉考試,我嬴姓子弟,可有人報考?”
呂不韋笑道:
“這群人別看平時罵罵咧咧,可其中也不乏少數明智之人,來報名參加的嬴姓族人有,但很少。”
嬴異人道:
“這嬴氏子弟若是爭氣,可以金榜題名,那麼嬴姓氏族對於科舉的印象就會大為改觀...對了,寡人聽聞,秦川先生府邸,也有一僕人參加科舉?”
噗嗤...
呂不韋竟然不厚道的笑出聲來。
“大王,此人名叫李斯,乃是稷下學宮荀子的高徒,與韓國公子非是同窗,入秦之後,便入秦府,每日起早貪黑,不過做的都是秦府的家務事,長時間荒廢了所學知識,此次考試,不被外界所看好,甚至噓聲一片。”
“竟有此事!?”
嬴異人饒有興致,但是他與世人所想完全不一樣。
秦川教書育人的方式與旁人不同,常常在生活細節之中便潛藏著為人處世的道理。
他也不見秦川怎麼為嬴政授課,但政兒的學識見識,似乎每日都成長的很茁壯。
“先生對這個李斯,如何看?”
呂不韋想也沒想,心中早已有了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