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坐直身體,他乃韓國公子,胸懷抱負,乃是荀子門下最為得意的弟子。
他希冀自己學成之後,以挽救韓國現在的處境!
李斯卻已人到中年,他在稷上學宮度過了幾年光景,具體多少年頭,連他自己都數不清。
這兩個人,一因學識淵博被刮目相看,另一個卻因為年歲太大,而不得不被尊重。
嘩啦...
一聲傾注之音,便見到褐色的水柱從茶壺中傾斜而下,落入木杯之中。
“非兄,距離你歸韓的日子,越來越近了。”
韓非喝了口茶,丰神俊朗,氣質灑脫的面龐拋卻了稚嫩,留下的只有老成。
“一晃入稷下學宮已經數載,與斯兄認識也有幾年的光景啦,非近幾日便要歸國,韓國局勢不容樂觀,不但受到秦國威脅,趙國也虎視眈眈,韓非非要快速歸韓不可。”
“非兄大才,歸韓之日,便是韓國擺脫困境之時。”
李斯對韓非有信心,兩個人朝夕相處,以兄弟相稱,他知道韓非的真正實力。
“大王一向討厭韓非,非卻因赤誠不得不入韓國朝堂,入韓的第一件事,是取得大王的信任。”
李斯沒接話。
相比之下,李斯便有些邋遢,整個人不修邊幅,身上的衣服已經半月沒洗,散發著淡淡的餿味。
韓非與他一個房間,不在意也不嫌棄!
真正有能力的人,不會在乎外面,而越打扮的光鮮亮麗,便越容易成為花瓶。
“就不要老說韓非啦,說說斯兄,斯兄龍擱淺灘,蟄伏稷下數載,只等一個一飛沖天的機會,不知斯兄有何打算?”
李斯神神秘秘的。
他將手伸進懷裡,掏出一張秦國生產的紙張,潔白無瑕,上有密密麻麻的黑字。
“非兄,你看看這個!”
“這是!?”
李斯聲音低沉的說道:
“此乃秦國剛剛推行的科舉制,李斯研讀個兩個夜晚,覺的頗有深意。”
是如今在臨淄城鬧的沸沸揚揚的科舉制?
韓非不得不佩服李斯的膽量。
這樣緊張的局勢下,還敢身藏這種東西,稍有不慎,便會有牢獄之災。
接過紙張,韓非開始閱覽起來。
實際上對於這個訊息他早已經得知,基本上也瞭解的差不多。
等到瀏覽完畢之後,韓非大為驚駭,眨了眨眼,似乎在思考,半晌才道:
“秦王大刀闊斧,足見誠心,難怪秦國會越來越強大,這份心胸就不是他國能比的,科舉制於外客而言,可是福音,非若非韓國王室,恐也會欣然入秦。”
李斯點了點頭,他的想法與韓非一模一樣。
秦國崛起,靠的就是外客。
不管是商鞅還是范雎,能人雅士多出身低賤,卻都在秦國一鳴驚人。
李斯也想一展身手!
而他心儀之國,恰恰正是秦國。
只不過一直沒找到合適的機會入秦,如今良機已到,轉瞬即逝,李斯自然不會放過。
“斯兄想入秦?”
韓非將科舉制的紙張丟入火盆中,騰的一聲,火苗燃起,那紙張頓時化為灰燼。
被齊軍發現,這便是證據,銷燬對二人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