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要的是明哲保身,或者留下自己這條命。
舉凡不是君王,能幹出驚天動地大事的,基本上都不得好死,這似乎已經成了定律。
三個人相視一笑,蒙恬使壞道:
“師傅,不關我們兄弟倆的事兒,是師兄先起的頭,我們只是附和而已。”
嬴政作勢要打,嚇的二人縮頭縮腦。
秦川微微一笑。
如這樣的日子,該珍惜的時候便要珍惜,可以打打鬧鬧,等政兒做了秦王,在朝堂之上,便不允許這般。
“最近一段時間訓練,都辛苦啦,為師今日請客吃飯,除了犒勞你們,還有個問題想要考考你們。”
之所以來的人中沒有王賁。
是因為秦川對他們培養的側重點不同。
王賁天生驍勇,乃是絕代將才,秦川有意要把他培養成大秦的白起第二。
而蒙恬蒙毅頭腦活絡一些,什麼事情都可以接觸,秦川便要讓他們先解讀天下。
秦川逃出了山東六國輿圖,畫在紙張上,墨跡已經幹了,十分便於攜帶。
將酒菜推到桌子一角,秦川將輿圖展開,然後不疾不徐的說道:
“推行科舉,實際上是在與六國進行一場無形的戰爭,此戰爭沒有硝煙,卻完全不亞於實戰。”
對人才的爭奪至關重要。
一個好的將軍、好的謀士,可以抵得上幾十萬雄兵!
“你們幾個來看,我大秦沒有太多的精力在列國同時宣傳科舉,最好能讓一國士人皆對科舉心馳神往,引他國士人一同前來,爾等說說,為師該從哪一國入手?”
在兵法上,這叫擒賊先擒王!
三個人陷入沉思,都在認真的思考著,列國勢力犬牙交錯,欲要先攻破哪一國,倒真是不好抉擇。
“師傅!”
率先說話的是蒙恬,他經過反覆思忖,將目光對準了趙國:
“弟子認為,當先瓦解趙國,令我大秦間客入趙國推崇科舉,引趙國士人前來,令趙國朝堂之上,只有武將而沒有文臣。”
“為何是趙國?”
秦川面帶笑意,不管徒弟們說的是誰是錯,他總要給這些孩子長知識的機會。
蒙恬繼續說道:
“趙國乃我秦國死敵,趙武靈王之後,趙國鐵騎甲天下,而後今歲被我大秦武安君白起滅於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