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在紙張上寫下了兩個字,一為‘玉’,一為‘王’!
上古造字,玉王同字。
三橫為天地人,一豎為參通天地人者。
不過與這字的寓意比起來,嬴政更注意的是這字的質量,清新剛勁,遒勁有力。
秦川盡情揮灑潑墨,兩個字便栩栩如生的躍然紙上。
且這字看起來要比在竹簡之上更加工整。
“師傅,這簡直太神奇了。”
嬴政接過筆,也在紙張上面寫下了幾個字,感覺很好,字寫的也很是漂亮。
“政兒,這只是紙的粗品,還可以繼續提煉工藝,等到了那時,你便能見到白如鵝毛的宣紙。”
嬴政問道:
“師傅,這紙張的製造工藝,也是您想出來的嗎?”
秦川點了點頭:
“為師平日沒事的時候,便喜歡琢磨些東西,做些手工藝品等,這紙張也是胡亂琢磨的。”
嬴政豎起了大拇指,敬佩之情溢於言表。
他直感覺憑藉師傅的聰明才智,完全可以和墨家的那些發明大師並肩。
“紙張的工藝尚在精煉之中,等到能完全達到標準,為師便準備量產,然後在整個天下的範圍內售賣紙張。”
在整個天下!?
嬴政注意到秦川說的是天下而不是秦國。
這讓嬴政十分不解。
他知道這紙張是好東西,但既然是好東西,為什麼要與敵國分享?
秦川眼睛一動,便猜出了嬴政心中所想:
“政兒是否想問,這麼好的紙張,為什麼要流入敵國,而不能唯我大秦所獨有?”
嬴政尷尬一笑:
“果然是什麼事都瞞不過師傅!”
呼...
秦川嘆了口氣。
“政兒,自各國相繼變法之後,天下的形勢便也跟著大變,王道隕落,霸道興盛。”
“而士人對於天下的影響力,是有目共睹的。”
這是不爭的事實。
士人就是讀書人。
在秦國曆史上,就是因為幾個士人的運籌帷幄,才讓大秦有今天的強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