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歸縣,縣衙。
縣令龐煦坐在主位上,下方坐著巫灝、趙撰等巫縣的大族族長。
眾人談笑風生,氣氛熱絡。對巫灝、趙撰等人而言,他們絲毫不擔心前方局勢。外有張繡坐鎮,內有龐煦裡應外合,要拿下文聘易如反掌,他們如今已經在籌劃著要怎麼拿下秭歸縣東面的夷陵縣,以及南郡治所江陵縣。如果能拿下
江陵縣,那必定是大功勞。巫灝正色道:“龐賢弟,如今這楚漢,不,應該是這荊州擋不住大漢的兵鋒,擋不住張繡的鋒芒。歸順大漢,乃是大勢所趨。你歸順的條件,是一郡太守。但僅僅是一郡太守,你莫非就滿足了?如果你發動
關係網,聯絡秭歸縣的大族,令他們能說服其餘各縣大族,甚至讓各縣的縣令舉旗歸順,這又是大功勞。等到荊州平定,戰事結束,論功行賞之際,便是你的大功勞了。”
龐煦捋須道:“巫老所言,本官明白。”
作為秭歸縣的縣令,龐煦自然有相當的智慧,他甚至暗道張繡厲害。張繡攻打荊州選擇了一個極佳的切入點,那就是動用荊州大族,讓荊州大族歸順。
劉表立足荊州,靠的不是個人實力,也不是靠個人魅力,靠的是荊州大族的鼎力支援。正因為有荊州各大家族的支援,劉表才能站穩腳跟。
只要煽動了各大家族,拿下荊州易如反掌。
世家大族,都有一個特點。
先有家再有國,都是講究家國天下。在世家大族的眼中,那是鐵打的家族流水的皇帝。不管遇到什麼事情,都得先保全家族。
偏偏,劉表自身實力不足。
所以一旦世家大族動搖,荊州的根基就毀了。
當然,這得有一個前提。
的確是劉表撐不住,實力擋不住劉梟,世家大族才會動搖,才會背棄劉表。如果劉梟實力弱,沒有足夠的力量,世家大族不可能背棄劉表,反而會幫助劉表攻打張繡。
一切都是有前提的。
龐煦也是看清楚了局面,看到了劉梟東出的大勢,知道擋不住,所以順勢歸順。
“報!”
忽然,一名士兵自大廳外飛奔進入。
士兵單膝跪地,稟報道:“縣令大人,前線有戰報送回。”
趙撰起身接過,便遞給了龐煦。此刻,不論是巫灝,亦或是趙撰,甚至是其餘人,都期待不已。他們的內心,也有一絲的緊張。雖說對張繡充滿信心,甚至他們自己都派遣了家族子弟參戰,但文聘也不是好對付的,所以還是有那麼一點
的緊張。
如果前線戰事順利,一切都好說。
如果戰事不利,情況就複雜了。
龐煦拆開後,快速的瀏覽一邊,登時便瞪大眼睛,呼吸都有些急促,很是震驚。
巫灝見狀,連忙道:“龐縣令,情況怎麼樣?”
情急之下,巫灝都不是拉近關係的稱呼,直接稱呼龐縣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