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主公得鼓舞士氣。”
“主公登基稱帝,文臣武將皆有封賞。如此一來,軍中的將領和朝中文官為了剛得到的獎賞,也必須要奮力一戰。只有擊敗了劉梟,才能保住他們手中的利益。”
戲志才道:“臣建議,主公擇日登基。”
曹操聽完,仔細琢磨一番。
戰前登基和戰後登基,考慮的出發點不同,難說有什麼缺點。
誠如戲志才所言,如果戰前登基,能鼓勵將士,軍中將士為了手中的權勢和利益,必定會奮力廝殺。而戰後登基的好處在於,一旦曹操有什麼困難,能向袁紹等人求助,畢竟曹操沒有稱帝。
戲志才想了想,說道:“主公考慮戰後登基,是擔心一旦稱帝后,便會交惡袁紹,容易和袁紹發生齟齬,導致袁紹不會馳援主公。”
“卑職認為,主公進入誤區了。”
“主公和袁紹之間,天然便是敵對的。可是,敵人和敵人之間,未必不能相助。如果主公無法抗衡劉梟,袁紹不可能坐視不理。”
“因為一個擴張後的劉梟,袁紹擋不住。當然,如果主公擊敗了劉梟,即使主公沒有登基,袁紹也會忌憚主公,甚至可能發兵救助劉梟。”
戲志才道:“卑職懇請主公登基。”
曹操道:“志才,荀彧和荀攸是什麼態度?”
戲志才說道:“不論是文若,亦或是公達,自是全力支援主公。昔日的大漢,已經煙消雲散。即使文若先生心繫漢室,但漢室早已不存,他支援主公登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不論是荀彧,亦或是荀攸,都是曹操倚重的大臣。曹操不希望因為登基稱帝,使得君臣生出嫌隙。曹操想了想,道:“既如此,志才安排便是,朕擇日登基,然後迎擊劉梟。”
戲志才道:“陛下必勝無疑!”
確定了曹操要登基,戲志才對曹操的稱呼都已經改了。
曹操想了想,道:“大軍出征,由文若坐鎮後方,在安排軍隊駐守邊防,防備袁術、陶謙偷襲。只要後方穩定,等我們擊敗了劉梟,或許可以趁勢殺入虎牢關,佔據洛陽,虎視長安。”
“臣遵旨!”
戲志才立刻去傳令。
曹操即將登基的訊息,很快傳遍了整個曹氏體系。
曹操麾下的文臣武將,一個個精神振奮,都是無比的激動。曹操登基稱帝,意味著他們都會跟著調整,自此有了更大的權勢。
三月十八,黃道吉日。這一日,曹操在昌邑縣登基稱帝,定都昌邑,定國號魏,以長子曹昂為太子。曹操稱帝,戲志才、荀彧、程昱、荀攸、夏侯淵、夏侯惇、許褚等文官武將,全都得到封賞,成為魏國重臣。曹操登基後的第
一件事,便整頓三軍出昌邑縣,往西迎擊即將進入魏國的劉梟大軍。
曹操此次出戰,調集了十萬精兵。
這是曹操傾國之力。除了駐紮在邊境的兵力外,這十萬精銳是曹操多年的心血,是他所有的力量。為了擊敗劉梟,曹操已經豁出去了。
喜歡三國最強特種兵請大家收藏:()三國最強特種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